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分析_第1页
已阅读1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  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分析</p><p>  摘 要:目的 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腹泻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9年7月~2010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住院患儿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平均疗程为(4.91±0.82)d,显著低于对照组儿平均疗程(6.02±0.98)d,观察组临床疗效92.86%,显著优于对照组71.43%,差异

2、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发病率高,多见于6~36个月患儿,采用醒脾养儿颗粒剂与思密达联合治疗, 疗效显著。</p><p>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治疗</p><p>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rotavirus diarrhea,RVD)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消化道感染性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0.5~3岁婴幼儿多见,是

3、秋冬季引起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患儿以呕吐、腹泻、发烧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临床多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抗炎抗病毒、补液、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但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我院儿科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醒脾养儿颗粒剂与思密达,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p><p><b>  1 资料与方法</b></p><p>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09年7月

4、~2010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住院患儿112例,均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2]中的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患儿年龄6~36个月,病程在3d以内,大便呈稀水或蛋花样,常规镜检未见或少见白细胞,无脓细胞及红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轮状病毒抗原结果呈阳性。将上述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其中观察组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1.4±0.63)岁,

5、1岁以内者30例,1~3岁者26例;伴有发烧者18例,伴有呕吐者24例,伴有发烧及呕吐者14例;轻、中度脱水者39例,重度脱水者17例;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者21例,合并电解质紊乱者35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1.5±0.47)岁,1岁以内者32例,1~3岁者24例;伴有发烧者16例,伴有呕吐者25例,伴有发烧及呕吐者15例;轻、中度脱水者40例,重度脱水16者例;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者22例。合并电解质紊乱者34例。两

6、组患儿入院前均未使用过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微生态制剂和止泻剂。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方</p><p>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按脱水程度进行输液,纠正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以利巴韦林抗病毒;对伴有呕吐及发烧者进行常规对症处理;并调整患儿饮食结构。对照组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思密达(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90),具体用量为:12个月以内者,1袋/日,分3次

7、服用;12~24个月者,1~2袋/日,分3次服用;24个月以上者,2袋/日,分3次服用;加50ml温水,摇匀后于进食前0.5~1h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醒脾养儿颗粒(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415),具体用量为:12个月以内者,1袋/次,2次/日;12~24个月者,2袋/次,2次/日;24个月以上者,2袋/次,3次/日;于进食后15~30min内温水冲服。</p><p>  1.3

8、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2]中的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治疗标准,采用显效、有效、无效三级疗效评定标准。治疗72h内患儿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部临床症状消失者认定为显效;治疗72h时患儿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者认定为有效;治疗72h时患儿粪便性状、次数及全部临床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者认定为无效。</p><p>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

9、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p><p><b>  2 结果</b></p><p>  2.1 疗程比较 观察组患儿平均疗程为(4.91±0.82)d,对照组患儿平均疗程为(6.02±0.98)d,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

10、醒脾养儿颗粒剂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可明显缩短其腹泻病程。</p><p>  2.2 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1可知,经过治疗,两组患儿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醒脾养儿颗粒剂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p><p>

1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例(×10-2)]</p><p>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p><p><b>  3 讨论</b></p><p>  思密达(蒙脱石散)是一种硅铝酸盐,其主要成分含双八面体蒙脱石微粉,是一种高效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其层纹状分子结构,对消化道内病毒、致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具有固定、吸

12、附作用;并可覆盖于消化道黏膜表面,与黏蛋白互相结合后修复、提高黏膜屏障组织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是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3]。</p><p>  醒脾养儿颗粒属纯中药制剂,由大丁草、一点红、山栀茶、蜘蛛香等药味组成,主要用于治疗脾气虚所致的儿童厌食,腹泻便溏,烦燥盗汗,遗尿夜啼等证。方中大丁草为君药,可健脾止泻;一点红助君药健脾,并可消食和胃除疳,蜘蛛香可消食健胃,理气止痛,祛风解毒,二者共为

13、臣药;山栀茶为佐药,可清虚热,除烦止渴;诸药合用,共奏醒脾开胃,养血安神,固肠止泻之功效[4]。有研究称[5],醒脾养儿颗粒具有止泻、解痉的药理作用,可对抗中药番泻叶引起的腹泻,并能对抗乙酰胆碱(ACH)所致家兔离体肠肌痉挛性收缩,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尚可对病毒、细菌及毒素有极强吸附力,与之黏蛋白结合后分布于肠黏膜表面,增强其屏障功能,避免病原微生物引起肠黏膜的损害。</p><p>  醒脾养儿颗粒剂联合思密达

14、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进行治疗,既可对患儿肠道内的病毒、致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进行固定、吸附,对肠粘膜发挥保护作用,又可醒脾开胃、消食化积、固肠止泻。二药合用,可起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p><p><b>  4 结论</b></p><p>  研究显示,在患儿服用思密达的基础上加用醒脾养儿颗粒,可有效缩短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腹泻病程,其临床疗效显著。此种

15、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p><p><b>  参考文献</b></p><p>  [1] 颜红霞,周钰娟.培菲康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病临床观察[J].南 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6(4):517-518.</p><p>  [2]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中国腹泻病诊断

16、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 13(6):381-384.</p><p>  [3] 施 红,蒋迎佳,安琪消,等.旋卡多曲与双八面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 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107-3109.</p><p>  [4] 张燕钦.醒脾养儿颗粒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众赏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