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增殖复制关键基因的筛选与鉴定.pdf_第1页
已阅读1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家蚕作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鳞翅目模式昆虫,在世界的文化传播、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每年因蚕病引起的损失占蚕业总生产的比例高达25%。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polyhedrovirus,BmNPV)是蚕业上危害最严重且最常见的一类病原微生物。随着1999年对BmNPV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完成,BmNPV的侵染增殖分子机制的研究逐渐深入。本研究利用家蚕内源性的microRNA骨架,采用RNA

2、i技术,筛选及鉴定BmNPV增殖复制的关键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BmNPV增殖复制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克隆
  根据文献报道的杆状病毒基因功能分析,初步筛选与BmNPV增殖复制相关的34个基因进行克隆。其中参与病毒DNA复制的基因有9个,参与病毒BV产生的基因有28个,与核衣壳产生相关的基因有12个,影响晚期基因表达的基因有8个,影响极晚期基因表达的基因有7个。
  2.BmNPV增殖复制关键基因的鉴定

3、  从已初步筛选的34个基因中最终筛选8个候选基因作为后续实验的研究对象。这8个基因分别是:dbp、lef2、lef3、lef7、lef10、lef11、p143、vp1054。分别构建这8个基因对应的干涉载体和荧光素酶载体,转染BmN-SWU1细胞。转染细胞48h后测酶活,发现lef2和lef11的抑制效果达到90%以上,dbp、lef3、p143、vp1054抑制效果达到80%以上,而lef10抑制效果只有12.4%,lef7没有抑

4、制效果。在病毒的感染率统计实验中,pIZ-DsRed-milefl1转染的细胞中病毒的感染率仅为9.16%,pIZ-DsRed-milef10病毒感染率为26.2%,pIZ-DsRed-midbp、pIZ-DsRed-milef3病毒感染率分别为58.4%和54.6%,pIZ-DsRed-mip143和pIZ-DsRed-mivp1054病毒感染率分别是71.1%和67.3%,而pIZ-DsRed-milef2,pIZ-DsRed-mi

5、lef7感染率达到了100%。以上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所筛选的8个候选基因,lef11是BmNPV增殖复制的关键基因。
  3.不同启动子驱动的同一干涉载体对病毒增殖复制的影响
  将筛选的7个活性不同的启动子A4、IE1、IE1-295、IE2、IE2-339、hr3A4、hsp70分别替换pIZ-DsRed-milef11中的IE2启动子,并将构建的干涉载体转染BmN-SWU1细胞,转染细胞48h后测酶活。A4、IE1、IE

6、1-295、IE2、IE2-339、hr3A4、hsp70干涉载体对lef11基因的抑制效果分别是92.6%、97.9%、96.9%、94.8%、95.3%、96.8%、97.9%。在病毒的感染率统计实验中,A4、IE1、IE1-295、IE2、IE2-339、hr3A4、hsp70干涉载体转染的细胞中,病毒的感染率分别是18.1%、8.34%、8.41%、11.1%、11.9%、12.1%和11.8%。干涉效果以及对病毒增殖复制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众赏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