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 orf59基因的功能研究.pdf_第1页
已阅读1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杆状病毒(Baculovirus)是目前已知昆虫病毒中类群最大且最有实用价值的病毒之一。杆状病毒是一类专一性感染节肢动物病毒,在感染周期中有两种表型不同但基因型完全一致的病毒形态,即出芽型病毒(Budded virus,BV)和包涵体衍生型病毒(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杆状病毒基因组大小在80~180Kb之间。其中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

2、NPV)大部分基因的功能在之前已被研究报道,但还有一些基因的功能是未知的。本文以BmNPV orf59(Bm59)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基因对BmNPV复制、转录、表达及组装的影响。Bm59是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核心基因之一,但在病毒生活周期过程中的作用尚未可知。本实验利用λRed重组技术和Bac-to-Bac系统构建野生型重组病毒wtBacmid-polh-egfp、缺失型重组病毒Bm59ko-Bacmid-polh-egfp以及补回型重

3、组病毒Bm59re-Bacmid-polh-egfp,并将3种重组病毒分别转染家蚕细胞BmN。病毒滴度测定结果表明3种重组病毒都能产生有活力的子代病毒并使细胞感染发病,但Bm59ko-Bacmid-polh-egfp在各个时相的滴度值显著低于其他两种重组病毒(P<0.05),表明Bm59的缺失不能使杆状病毒彻底失去感染能力,但降低杆状病毒的增殖水平和感染能力。电镜分析结果发现 Bm59ko-Bacmid-polh-egfp感染的细胞中只

4、有少量细长的杆状结构,而其他两种重组病毒感染细胞后能够产生大量具有囊膜包裹的成熟病毒粒子,说明Bm59的缺失干扰病毒的增殖和包装。Q-PCR实验结果显示Bm59缺失型重组病毒基因组的复制能力显著低于其他两种重组病毒(P<0.05),qRT-PCR结果显示Bm59缺失型重组病毒早期基因lef-3、晚期基因vp39和极晚期基因p10的转录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种重组病毒(P<0.05)。为研究 Bm59基因的表达时相,构建了Bm59的原核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众赏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