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根据GenBank发表的序列(L33180)设计引物,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为材料,利用PCR技术扩增了编码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mori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ORF75基因的DNA片段,将其克隆至pMD18-Tvector上,获得了该基因成熟蛋白阅读框序列。利用设计的酶切位点将目的基因从T载体上切下。目的片断和表达质粒pGEX-4T-2经BamHI/XhoI双酶切,连接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GEX/
2、Bm75。将重组表达质粒pGEX/Bm75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表明产生57kDa左右的特异蛋白质条带。为了进一步检测表达产物是不是含有与GST融合的蛋白,以MouseAnti-GST为第一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鼠为二抗,对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pGEX/Bm75经IPTG诱导产生的57kDa蛋白条带与抗体发生了很强的交叉反应,表明融合蛋白得到了
3、表达。该融合蛋白含有一个GST,可以在对融合蛋白进行亲和层析的同时,结合相应的蛋白酶切割实现目的蛋白的纯化。 本实验并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ORF75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BmNPVORF75基因位于70485bp和71264bp之间,编码一个259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预测分子量为30.8kDa,等电点为7.67,分子式为C1409H2157N351O390S19;蛋白在大肠杆菌内的半衰期大于10个小时;酸性氨基酸(
4、Asp+Glu)占10.5%,碱性氨基酸(Arg+Lys)占10.8%;蛋白的不稳定指数为42.67,是不稳定蛋白。对Prosite数据库扫描,查到4类9个蛋白修饰位点。通过Blast搜索氨基酸同源序列发现,Bm75同源蛋白存在于所有测序的鳞翅目杆状病毒,不存在于其他非鳞翅目昆虫杆状病毒中。这表明,Bm75同源蛋白可能是鳞翅目杆状病毒所特有的。从同源序列比对的结果来看,Bm75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众赏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ORF67等基因分析.pdf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ORF4的研究.pdf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 orf59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 orf90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ORF115a和ORF12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pdf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Bm61、orf74的基因分析.pdf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ORF71和ORF54的功能研究.pdf
- 家蚕核型多角体杆状病毒BmNPV orf98基因的功能分析.pdf
- 家蚕质多角体病毒RDRP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定位研究.pdf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111基因分析.pdf
-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ORF50基因的研究.pdf
-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ORF59基因的分析.pdf
- 26099.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几丁质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对Bt杀虫剂的增效作用.pdf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94基因的特性分析.pdf
-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ORF25、ORF27和ORF37基因表达的研究.pdf
-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ORF56基因的特性分析.pdf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gp41及da26的融合表达.pdf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ORF79基因(bm79)的结构和蛋白互作分析.pdf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orf60基因的功能分析.pdf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