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1页
已阅读1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是由纳豆芽孢杆菌[Bacill us subtilis(natto.var)]分泌产生的一种具有强烈纤溶作用的丝氨酸碱性蛋白酶。NK的纤溶机制为:①直接作用于交联纤维蛋白,对纤维蛋白原不敏感,不易引起出血倾向;②能够激活体内t-PA,可以温和、持续的发挥纤溶作用;③NK可水解纤溶酶原激活剂的1型抑制剂(PAI-1),使其失活,PAI-1的失活可直接使纤溶作用增强。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栓治疗药物链激酶(SK)、尿激酶(u-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相比,纳豆激酶具有溶栓效果明显;不易引起出血,安全性能好;能抗胰酶水解,经消化道吸收,不被破坏等优点。因此,将纳豆激酶开发成新型口服溶栓药将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本研究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选育纳豆激酶高产菌株;以紫外、微波为单因素分别对出发菌株BN3撑6进行诱变,确定紫外诱变的最佳条件为40W紫外灯、30cm照射时间20s,此条件下致死率为98.4%、突变率0.7%,该条件下诱变得到正突变株YSBN8、YSBN362;微波诱变最佳条件为菌悬液浓度10<'4>个/mL,作用时间5秒,此时致死率为99.2%,突变率为2.5%,该条件下得到正突变株YSBN411、YSBN467、YSBN484,YSBN497。相同培养条件下测得上述六突变株的产酶活性分别为出发菌株的128%、130%、118.7%,184.7%,143.3%和124.1%,其中YSBN467的固体发酵产酶活性为2200IU/g,是出发菌株的1.84倍;对其连续传代五次考察产酶能力差异,结果证明其遗传性状稳定。同时,实验还研究了诱变菌株的筛选方法——牛奶.琼脂板法,该法在诱变选育纳豆菌时能够大大减少工作量,科学可行。 实验还对琼脂粉、纤维蛋白平板法、纤维蛋白平板法、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纳豆激酶活性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采用琼脂粉-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纳豆激酶活性;该法具有溶圈明显、易于测量、机械强度好、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纳豆菌的选育及纳豆激酶发酵工艺优化中对纳豆激酶的测定,通过实验确定该法的具体操作为:①琼脂粉.纤维蛋白平板法Ⅰ:将自制纤维蛋白原溶液与1.2%琼脂粉溶液分别置于55℃水浴中恒温15min,等体积混合,迅速摇匀后倒平板,每板中倒入15mL;②琼脂粉.纤维蛋白平板法Ⅱ:将自制纤维蛋白原溶液与等体积1.2%琼脂粉溶液混合,共热至沸,倒板。测定酶活的条件:取酶液10μl点板,25℃,放置16h,测量溶圈的垂直直径并以直径积表示溶圈面积。实验确定该法的测定下限为55IU/mL,精确测定范围为326.6~2200(IU/mL)。本实验研究了突变菌株YSBN467的最适液体发酵产酶条件,单因素考察后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该菌株的最适摇床发酵条件为:麦芽糖1%,大豆蛋白胨2%,CaCl<,2>、K<,2>HPO<,4>、KH<,2>PO<,4>各0.02%;接种量4%,温度为30℃,初始pH为6.5,培养基装液量为20mL(/100mL三角瓶),接种量4%,摇床转速为120r/min。在最适摇床发酵条件下,YSBN467液体发酵产酶活性为1232IU/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zs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