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旋转冲压发动机中,驻涡燃烧室工作于旋转冲压压缩转子产生的高压、高速进气条件下,其燃烧稳定性、燃料适应性、燃烧效率、排放性能等都急待研究。对驻涡燃烧室(Trapped Vortex Combustor,简称为TVC)几何参数和气动结构以及流场有细致而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将有助于实现旋涡稳定火焰的思想。本文以优化TVC几何结构为目标,研究TVC的几何结构及其流场信息,从火焰稳定和旋涡稳定火焰对流场流动特性的影响出发,分析TVC的流场结构和性
2、质。
首先,在驻涡腔无气体喷射时,采用定常方法研究中心钝体式TVC几何结构与尺寸、单钝体TVC的钝体结构形式、主流速度、钝体堵塞比,以及前、后钝体间距的影响。前钝体结构形式包括前钝体头部形状、流向长度和后端面形状;后钝体结构形式包括后钝体形状、宽度和流向长度。研究发现,67%的钝体堵塞比下可以获得最佳流场结构,TVC驻涡腔内的气体流动状况最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气流流动区域。此时,最佳钝体配置方式为前钝体为圆形头部,流向长度为前
3、钝体宽度的50%,后端面采用中心凸起结构形式,而后钝体采用长方体结构形式,宽度为前钝体的73%,流向长度为15~20 mm,前后钝体间距为前钝体宽度60%。
驻涡腔有气体喷射的TVC流场的研究也采用定常计算方法,分别研究了后钝体喷孔位置、喷孔直径、喷射速度、喷射角度的影响,以及设置喷射后钝体宽度与当量气动宽度之间的变化和依存关系。通过计算发现,前钝体喷孔最佳位置为前钝体后端面中心处,后钝体喷孔最佳位置位于最靠近主流的驻涡腔
4、边缘处;最佳喷孔直径比例关系为前钝体喷孔为后钝体喷孔的3倍。前钝体喷射速度对驻涡腔流动影响较大,后钝体喷射角度为向驻涡腔内侧偏转70°时形成有利于稳定驻涡腔气流流动稳定的流动条件。
最后,进行无驻涡腔气体喷射和有驻涡腔气体喷射两种情况下的非定常计算,研究驻涡腔随时间进程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驻涡腔未设置喷射时,驻涡腔内存在一组稳定的旋涡,旋涡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在驻涡腔设置气体喷射后得以加强。驻涡腔旋涡的稳定为形成和稳定将为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众赏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形驻涡燃烧室冷态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pdf
- 驻涡燃烧室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pdf
- 先进旋涡燃烧室的冷态流动特性数值研究.pdf
- 环形驻涡燃烧室流动与燃烧数值模拟研究.pdf
- 驻涡燃烧室冷态流场气体喷射的研究.pdf
- 新型驻涡燃烧室的数值模拟研究.pdf
- 中心驻体式驻涡燃烧室实验和数值研究.pdf
- 驻涡燃烧室的造型设计与数值模拟.pdf
- 高油气比驻涡燃烧室流动与燃烧性能研究.pdf
- 旋流贫油喷射驻涡燃烧室的数值研究.pdf
- RQL驻涡燃烧室排放性能研究.pdf
- 驻涡燃烧室设计与试验验证研究.pdf
- 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燃烧性能研究.pdf
- 中心钝体驻涡燃烧室钝体改型及燃烧特性研究.pdf
- 扰流片对驻涡燃烧室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pdf
- 18687.环形驻涡燃烧室燃烧与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 某型驻涡燃烧室冷却技术研究.pdf
- 掺混孔影响驻涡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特性研究.pdf
- RQL燃烧室燃烧特性的数值研究.pdf
- 涡轴发动机斜流驻涡燃烧室性能研究.pdf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