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聚酰亚胺(PI)是一类含有酰亚胺环的高分子绝缘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磨性、耐化学性、高气体渗透性、电绝缘性等。聚酰亚胺材料广泛地应用于电力运输、能量存储、电机绝缘、航空航天等领域。无机纳米颗粒本身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将无机颗粒掺入聚酰亚胺薄膜后,会使薄膜的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光学性能等大大提高。此外,由于三层结构复合薄膜结构特点,掺杂纳米SiO2颗粒的上下两层会减少电子与热量的纵向传导,保护中间纯PI层分子结构的完整性
2、,从而提高了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
本文通过原位聚合法将表面改性的亲水型气相SiO2颗粒掺入到聚酰亚胺复合薄膜中,由于气相SiO2颗粒表面带电且存在活性羟基、吸附水分子导致颗粒呈亲水性,掺入薄膜中对薄膜的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有较大提升,选取纳米SiO2颗粒的掺杂组分依次为5wt.%、10wt.%、15wt.%、20wt.%、并且改进传统薄膜制备工艺,合成出与单层复合薄膜等厚度(30μm)的三层复合薄膜,其结构为SiO2-PI/PI
3、/SiO2-PI,上下两层为掺杂相同组分的纳米SiO2颗粒的杂化层,中间层为纯PI,且每层厚度均为10μm。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手段表征纳米颗粒的分散状态及三层薄膜的表面和断面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电气强度测试仪、介电谱仪、耐电晕设备和差热热重分析仪研究三层结构对聚酰亚胺基复合薄膜的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通过纳米SiO2颗粒的TEM结果可以发现
4、,纳米SiO2颗粒的分散性较好,纳米粒径在10-20nm之间;纯PI薄膜及PI/SiO2纳米复合薄膜的FTIR和XRD测试表明,通过原位聚合法可以制备出亚胺化完全的PI薄膜及PI/SiO2纳米复合薄膜;采用SEM表征三层复合薄膜的表面及断面形貌可以看出,纳米SiO2颗粒均匀地分散在PI基体中,三层复合薄膜具有厚度均为10μm左右、界面清晰且层间没有相互渗透。
掺入改性的纳米SiO2单层和三层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均有提高,单层薄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众赏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层PI-TiO2复合薄膜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pdf
- 气相SiO2表面改性对PI-SiO2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pdf
- YSZ及YSZ-STO-YSZ三层电解质薄膜结构与电学性能研究.pdf
- 亚胺化工艺对PI-纳米Al2O3三层复合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pdf
- PI-Al-,2-O-,3-和PI-SiO-,2-纳米复合薄膜结构与性能模拟.pdf
- PI-Al2O3三层纳米复合薄膜层间界面结构与性能研究.pdf
- PI-Al2O3和PI-TiO2复合薄膜结构与性能.pdf
- 水溶性PI前驱体的制备和PI-SiO-,2-纳米复合薄膜的结构与性能.pdf
- 聚酰亚胺-SiO2-Al2O3三层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pdf
- Sol-Gel法制备PI-SiO-,2-纳米复合薄膜及结构与性能研究.pdf
- TiO2颗粒尺寸对PI基复合薄膜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pdf
- SiO2薄膜结构及光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pdf
- 过渡层对SiC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pdf
- MMT组分对PI-(TiO2+MMT)纳米复合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pdf
- CIGS和ZnO薄膜结构及性能研究.pdf
- 缓冲层对钴铁氧体薄膜结构和性能影响.pdf
- 拉伸对纳米Al-Si氧化物掺杂PI三层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pdf
- PI-SiO-,2-纳米杂化薄膜聚集态结构及热性能研究.pdf
- 氧化钒薄膜结构和性能研究.pdf
- PI-(MMT+AIN)纳米复合薄膜结构、耐电晕特性及机理研究.pdf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