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土壤酸碱性的改良课后训练

上传人: 毕业设计 IP属地:江苏 文档编号: 20191021234814716 上传时间: 2020-05-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00.0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5.1土壤酸碱性的改良课后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5.1土壤酸碱性的改良课后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5.1土壤酸碱性的改良课后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2页
5.1土壤酸碱性的改良课后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2页
5.1土壤酸碱性的改良课后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土壤酸碱性的改良土壤酸碱性的改良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①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②改良碱性土壤③有利于土壤中+、+被植物吸收④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只有②③④正确只有②④正确只有②正确全部都正确下列叙述不属于土壤酸化原因的是()。矿物风化过程中产生的无机酸或大量二氧化碳土壤中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无机肥料残留的酸根过度使用尿素下列叙述不属土壤碱化原因的是()。土壤中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土壤所吸附的-等被其他阴离子交换重属和有机物对土壤的污染酸雨的影响改良酸性土壤,适宜施加()。石灰氨水石膏腐殖酸钙酸与碱完全中和时()。酸与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酸所能提供的+与碱所能提供的-的物质的量相等酸与碱的质量相等溶液呈中性我国土壤酸碱性的分布怎样?为什么?现有()、两种化肥,你认为哪种适宜用于酸性土壤?说明理由。阅读下面的图表和短文,简要回答问题: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积累的有毒、有害物质危害植物的生长,或者残留在农作物中进入食物链而危害人体的健康。人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和能源,经过加工、调配和消费,最终的废弃物撒向土壤,或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向土壤中排放和转化,当输入的污染物数量超过土壤的容量和自净能力时,必然引起土壤的恶化,产生土壤污染,污染的土壤对农作物生长不利。()设计实验测定本地区土壤的酸碱性(简要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提出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至少三种):。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解析:解析:汽水是含的溶液,呈酸性,能改良碱性土壤;能与土壤中+、+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酸式盐。答案:答案:答案:答案:答案:答案:解析:解析:改良酸性土壤,必须兼顾中和土壤酸性和提高土壤代换性+的含量,故可用石灰。施用腐殖酸钙〔用()代表〕的优越性,在于能在中和土壤酸性的同时,向土壤提供+和腐殖酸(能改善土壤结构的有机弱酸)。答案:答案:解析:解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强酸与弱碱或强碱与弱酸完全中和后溶液不一定是中性。答案:答案:答案:答案:()分布情况:长江以南的土壤多呈酸性或强酸性,少数可低至;长江以北的土壤多呈中性或碱性,少数可高达。()原因:长江以南的土壤中硅、铝、铁的含量较高,++()++,++()++,由于+、+的水解,使土壤呈酸性。长江以北的土壤中、等含量较高,++-,++-,由于的水解使土壤呈碱性。解析:解析:两种肥料的区别是()只有阳离子含有植物营养元素元素,而中阴阳离子都含有元素。解题关键在于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的原理是通过交换吸附来进行的。吸附之后不能改变土壤酸碱性的肥料适宜。掌握植物对土壤中营养元素吸收的原理,了解不同的肥料被吸收的方式的不同。答案:答案:施用()时,植物需氮多,吸收多,吸收少。交换吸附后进入土壤的+多,使土壤显酸性,故不适于酸性土壤;若用,植物对和的吸收量相同,交换吸附后进入土壤的+和-的量相同,不会增加土壤的酸性,故适于酸性土壤。解析:解析:此题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环境保护紧密地联系起来,体现了化学的实用性,也考查了实验能力;第()问具有开放性,考查开放性思维能力。正确解答此题要掌握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化肥和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及防治措施。答案:答案:()取少许土样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静置,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清液滴到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判断其酸碱性()①控制和消除三废的排放;②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③合理施用化学肥料;④通过生物的降解和吸收来净化土壤;⑤增施有机肥,改良碱性土壤
展开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客服 - 举报非法信息、侵权联系 QQ:9411152

机械图纸源码,实习报告等文档下载

备案号:浙ICP备20018660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