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肝炎病毒,,2,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 HDV)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 HEV),3,流行病学,中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在法定传染病中其发病率位居第三
2、,仅次于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感冒。目前已知的甲、乙、丙、丁、戊、庚及TTV型肝炎,在我国均有发生,其中尤以甲、乙、丙、戊4个型别的流行情况严重。 仅乙肝病毒携带者以达1.2亿之多。可以说,病毒性肝炎是对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4,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甲型、戊型:消化道传播,引起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肝炎或慢性携带者。乙型与丙型:主要由输血、或经垂直传播、性途径传播,除引起急性肝炎外,可致慢性肝炎,并与
3、肝硬化及肝癌相关。丁型:为缺陷病毒,在HBV辅助下才能复制,5,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6,一、HAV的生物学性状,属小RNA病毒科,直径27nm,无包膜呈20面立体对称外面为一独立外壳,内含一个单链RNA分子型别单一,7,HAV的电镜照片,Feinstone(1973),8,HAV的结构,9,HAV的其他生物学特性,培养特性 原代肝细胞对HAV敏感,生长缓慢,不引起细胞裂解 抵抗
4、力:较强 比肠道病毒更耐热,60℃ 1h不被灭活 在污水、海水及食品中可存活数月或更久 对乙醚、酸均有抵抗力 过氧乙酸、甲醛处理均可破坏其传染性,10,二、HA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多侵犯儿童及青少年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源 潜伏期末粪便中出现病毒,抗体产生时消失 粪-口途径传播: 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海产品、食具等传播 常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面积流行,,11,HAV的致病性,粪-口途径传播,口咽部或唾液腺
5、中早期增殖,肠道与局部淋巴结中大量增殖,入血(病毒血症),肝脏为最终靶器官(病毒直接损伤或免疫病理作用),通过胆汁随粪便排出体外,,,,,,,13,常见症状,流感样症状厌食恶心黄疸(眼部及皮肤呈黄色)尿黄腹痛乏力,14,黄 疸,15,HAV的免疫性,HAV只存在单一的抗原抗体系统,即HAVAg和抗-HAV 无论显性感染还是隐性感染均能诱生出高效价抗-HAV 抗-HAVIgM阳性是甲肝的确诊依据 IgM型抗体在感染后仅
6、持续存于3-6个月IgG型抗体则可存在多年,16,微生物学检查,诊断:感染早期可检测血清中的抗-HAV IgM流行病学调查可检测抗-HAV IgG对已接种甲肝疫苗者检测中和型抗-HAV抗体直接检测抗原或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毒RNA,17,甲肝的防治,控制传染源 隔离治疗急性期病人 所有废弃物及日常用水均需严格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水产品不宜生吃 水果蔬菜要洗干净,18,免疫预
7、防,被动免疫可用丙种球蛋白主动免疫: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 免疫预防对象是未感染者,主要为儿童和与肝炎病人有密切接触者,19,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20,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结构(1)大球形颗粒(Dane 颗粒) 有感染性的完整HBV,球形,直径42nm,由双层衣壳和双链DNA构成。由Dane于1970年首先发现而得名。(2)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无核酸
8、(3)管形颗粒:小球形颗粒串联而成,21,,,,,电镜下的HBV,22,大球形颗粒,23,HBV的小球形颗粒,24,HBV的管形颗粒,25,2.HBV的基因组结构,3.2Kb不完全双链环状DNA,含4个ORF:S区--HBsAg,Pre S1, Pre S2C区-- HBcAg, HBeAgP区-- DNA多聚酶X区-- HBxAg,HBV的复制,27,3.HBV的抗原和抗体组成,表面抗原HBsAg(抗-HBs )核心抗原H
9、BcAg (抗-HBc )e抗原HBeAg (抗-HBe ),28,(1)表面抗原HBsAg,存在于三型颗粒的表面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产生抗体:抗-HBs为中和抗体,具有保护性 Pre S1、Pre S2及抗- Pre S1和抗- Pre S2,29,(2)核心抗原HBcAg,存在于大球形颗粒内衣壳、受染肝细胞表面不易在血液中检出可在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存在相应抗体:抗-HBc(IgG、IgM): 检出抗-HB
10、c(IgM)表明病毒在复制,急性感染,传染性强,30,(3)e抗原(HBeAg),游离存在于血液中为病毒复制及强传染性的指标产生抗-HBe,是预后良好的征象,31,HBV的其它生物学性状,4.培养 黑猩猩动物模型、鸭动物模型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细胞培养成功5.抵抗力强 耐低温干燥紫外线 耐70%乙醇 耐 100℃ 10分钟 敏感:环氧乙烷、0.5%过氧乙酸、5%
11、次氯酸钠,,32,二、乙型肝炎的致病性,传染源主要传染源:患者或无症状HBsAg携带者乙肝的潜伏期多为2~3月,潜伏期、急性期、慢性活动期患者具有感染性。传播途径血液途径:血液、血制品、污染的注射器 针刺、文身、剃须刀、器官移植等母婴传播:产道 性途径,经过体液(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通过粘膜表面而使他人感染。,33,HBV的致病机制,病毒致肝细胞直接损伤(非主要因素)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IV型):
12、为主 肝细胞表达病毒抗原(HBsAg、HBcAg及HBeAg)- CTL杀伤靶细胞 病程转归与机体免疫应答强弱有关免疫复合物性的免疫损伤(III型): 阻塞肝毛细管,诱导TNF,急性肝坏死,重症肝炎,肝外损伤(肾脏、关节)自身免疫反应的免疫损伤(II型):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LSP),,34,疾病类型,机体免疫力 临床表现,正常
13、 隐性感染、急性乙肝,免疫耐受 携带者,低下 慢性乙肝,过强 重症肝炎,,,,35,HBV与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方面动物模型病毒分子结构,36,乙型肝炎的特点,我国约有40%-60%人群曾受到过HBV的感染
14、表现急性乙肝的仅占0.1%-1%,亚临床30%-75%,慢性乙肝1%-5%,乙肝病毒携带7%-20%)急性乙肝如治疗不彻底,10%患者可转为慢性乙肝,37,三、微生物学检查,乙肝抗原抗体检测俗称“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抗HBcHBV DNA,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的分析,39,HBV抗原抗体检测的实际用途,特异性诊断 预后判断 筛选献血员 流行病学调查,40,预防及免疫,控制
15、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严格控制献血员人工自动免疫: 疫苗(血源性、基因工程)人工被动免疫: 高效价人血清球蛋白(HBIg),41,第3节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42,一、HCV的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40~60nm球形有包膜SSRNA+对脂溶剂敏感,,HC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43,HCV分型及流行,HCV根据基因序列的差异分Ⅰ、Ⅱ、Ⅲ、Ⅳ、
16、Ⅴ、Ⅵ6个基因型欧美:主要为Ⅰ型亚洲: Ⅱ型为主, Ⅲ为辅东南亚:主要为Ⅴ、Ⅵ型我国:以Ⅱ型为主,44,二、HC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1、流行病学:传播途径:血液传播为主,垂直传播、性传播也可2、致病性:引起输血后慢性肝炎、肝硬化 肝内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3、临床表现:潜伏期: 4-8周无症状HCV携带者和慢性丙肝者多见诱发肝外损伤:肾小球肾炎 4、免疫力不牢固,,45,HCV传播途径,4
17、6,丙型肝炎的特点,我国丙肝病毒携带者的比例在2%-5%随着年龄的增长,丙肝病毒携带率亦增高易感人群感染HCV后,慢性化的比例高达50%以上乙肝患者容易重叠HCV感染,,47,三、HCV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检查病毒RNA:血液中含量很少 套式RT-PCR或PCR-荧光法检测抗-HCV抗体:献血筛选 以C、NS3、NS
18、4、NS5作为抗原因HCV免疫原性不强及变异,目前尚无可用疫苗治疗可用IFN及Ribavirin(利巴韦林),,,,48,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HDV),一、生物学性状Rizzetto于1977年首先发现,又称 抗原35~37nm,球形颗粒,HBsAg构成衣壳1.7Kb,ssRNA-编码一种抗原(HDAg)是缺陷病毒,,我国丁肝感染率在1.6%-5%,西南地区感染率高,50,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感染方式: 协
19、同感染(coinfection):HDV /HBV同时发生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慢性HBV携带者 发生急性HDV感染,,丁型肝炎传播途经与乙型肝炎相似。,51,三、微生物学检查及预防,1、诊断:检测抗-HDV:持续高滴度,是慢性HDV
20、感染的主要血清学标志。 HDAg:先去除表面HBsAgHDV-RNA2、预防: 患者可不定期隔离,或隔离至肝功能正常,或HBsAg阴转。接种乙肝疫苗,也可以预防HDV感染,,52,戊型肝炎病毒(HEV),球形,直径32~34nm,无包膜+ ssRNA,3个ORF两个基因型:缅甸株/中国株 墨西哥株对高盐、氯化铯、氯仿敏感,-70~8℃ 中易裂解不能细胞培养,灵长类
21、动物可感染,,一、生物学性状(杯状病毒科),,,,,,,,,Hepatitis E Virus,54,55,二、致病性及免疫,1、传染源:潜伏期末到急性期初病人粪便传染性最强2、途径传播 粪-口途径,胆汁经粪便排出体外3、潜伏期:10~60d,平均40d4、致病性: 1) 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及免疫病理作用 2)多表现为急性戊型肝炎 3)孕妇感染常致流产(病死率1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众赏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