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b> 本科毕业论文</b></p><p><b> (20 届)</b></p><p> 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选择及评价研究</p><p> 所在学院 </p><p> 专业班级 物流管
2、理 </p><p> 学生姓名 学号 </p><p> 指导教师 职称 </p><p> 完成日期 年 月 </p><p><b> 目 录</b&
3、gt;</p><p><b> 摘 要1</b></p><p> Abstract1</p><p><b> 前 言1</b></p><p><b> 一、研究背景2</b></p><p> 二、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构成2
4、</p><p> (一)港口物流供应链系统结构2</p><p> (二)港口物流供应链主要成员组成3</p><p> 三、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选择的基本思路与标准4</p><p> (一)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选择的基本思路4</p><p> (二)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选择评价标准5</p&
5、gt;<p> 四、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评价的因素分析6</p><p> (一)影响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的主要因素6</p><p> (二)港口物流服务提供商影响因素指标体系6</p><p> (三)港口船公司影响因素指标体系8</p><p> 五、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评价的理论模型9</p>
6、<p> 六、结论与启示12</p><p><b> 参考文献13</b></p><p>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一体化,现代物流业也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港口成为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占领国内、国外市场的重要门户。本文以现代港口物流供应链为研究基础,在了解港口以及港口物流的发展情况后,提出了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选择的思路和评价的标准,从影响
7、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的主要因素出发,构建了成员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评价的理论模型,以对港口物流供应链的有效运作提供理论指导。</p><p> [关键词]港口供应链;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法;</p><p> [Abstract]Along with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integration, m
8、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has entered the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Por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ateway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the enterprise resources, and to occupy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s. This pape
9、r, taking modern port logistics supply chain for research foundation,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ports and port logistics circumstances firstly, and proposes an idea to select members an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
10、/p><p> [Key words]Port Supply Chain; Index System;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p><p><b> 前 言</b></p><p> 随着港口物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港口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也越来越得到学者们的关注,特别是在管
11、理中对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的选择问题上,因为港口供应链成员选择的优劣关系到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风险。所以在港口供应链的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对前期供应链成员选择的一个把关,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用理论模型指导港口物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p><p><b> 一、研究背景</b></p><p>
12、; 港口物流在快速的发展,并且从单纯的港口与港口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港口之间的竞争可以看成是港口进入内地市场扩大影响范围获得成功或失败的结果[1]。因此,以港口与航运企业为双核心组建港口物流供应链已成为当前港口相关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与此同时,港口物流供应链系统的效率、风险也就成为港口物流供应链运作与管理当中的热点问题,大卫·辛奇-利维(David Simchi-Levi)等人在《设计和供应链管
13、理》一书中提出了供应链管理极具挑战性的主题,全面分析供应链网络设计、库存管理、战略伙伴等方面的一些技术性问题[2]。而在供应链管理中,尤为重要的是成员的选择。</p><p> 纵观国内外理论研究的现状,对于此问题的研究主要情况:李学工、杨贺(2007)探讨了基于一个供应商、港口物流提供商和厂商组成的港口物流供应链的应急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任沁清(2008)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
14、析法结合选择虚拟企业合作伙伴》一文中,主要对虚拟企业合作伙伴进行研究,综合考虑合作伙伴的特别和影响,结合模糊数学和灰色理论,阐述了运用上述两种方法选择合作伙伴的决策过程,并用实例证明。蔡素妹(2009)在研究中发现为了实现“双赢”的局面,企业需要构建新的合作模式——虚拟企业,并在《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价》中提到对合作伙伴的选择上采取分类选择与评价的方法。侯艳军、袁文卓(2009)在为合作伙伴的选择上提出了一种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来辅
15、助盟主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方案,并结合算例证明该选择方案的可行性。赵娜、祝海梅、陈焕标和孙光圻(2009)提出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数据包络法(DEA)相结合的方法对港口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选择,并通过算例给出了解决该选择问题的具体解法,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能够很好的反映合作伙伴的选择情况。杨再静(2009)基于国内外的学者</p><p> 目前大多学者都是对选择与评价合作企业的方法上进行优化,对影响合作伙伴选
16、择的因素进行罗列细分,并以实例问题为例进行进一步说明。本文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各因素的模糊性,以模糊的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影响选择成员的各因素下的指标因素,然后运用模型进一步明晰化选择评价过程。</p><p> 二、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构成</p><p> (一)港口物流供应链系统结构</p><p> 为了了解港口物流供应链的系统结构,我们从港口物流供
17、应链的运作流程图上研究,如图1所示:</p><p> 由于港口会同时选择多家物流服务商与船公司构建物流服务供应链。因此,港口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其实是交叉的网络结构。这种结构在供应链基本结构上发展起来,供应链上节点数量较多,以港口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链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实现供应链上总体效益的优化。对于一个港口的物流网络结构体系,假设只有两级物流服务商,如下图2所示:</p><p&
18、gt; (二)港口物流供应链主要成员组成</p><p> 港口物流供应链的网络结构中,以港口企业为整条供应链的核心,通过集合其他物流服务商和船公司,满足供应链发起者最初客户和最终客户的需求。通过链上信息流和物流的传递,实现资源和效益的优化。对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进行逐个剖析:</p><p><b> 1. 港口企业</b></p><p&g
19、t; 港口作为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贸活动的门户,是整个海运的起点和终点。作为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承担着大量货物集散的功能,已经逐渐的从海陆运输中心转变发展成为服务于国际贸易,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物流中心。港口作为整条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在自身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外,还具有集成供应链成员的能力,但随着对外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港口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拓展港口物流业战略联盟,构建供应链伙伴联盟关系是港口物流
20、供应链提升竞争力必不可少的措施[3]。</p><p><b> 2. 物流服务商</b></p><p> 这里所说的物流服务商包括单一的物流服务商和组合的物流服务商。这些服务商包括一切在提供港口运行所需的活动,包括装卸搬运公司、仓储公司、流通加工公司、运输公司等。这些提供服务的企业,他们依赖港口,但又各自独立。</p><p><
21、b> 3. 船公司</b></p><p> 船公司是连接港口与港口之间的重要环节。站在不同的立场,对于港口来说船公司是客户,对于货主来说是服务提供商。在物流供应链运作模式的角度看,船公司和港口是整个供应链上的两个重要环节,都为货主提供现代物流服务为目的。且在供应链中,船公司处于港口企业的下游,处于另一个港口企业的上游,起到海陆的连接作用。</p><p> 4.
22、最初客户和最终客户</p><p> 最初客户和最终客户是港口物流供应链的起点和终点,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运行都是以他们为服务目的的。组建供应链的目标就是利用优势把客户指定运输的正确数量的货物在正确的时间运往正确的地点,完成正确的交换过程,为实现这个过程必须伴随着各类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协同合作。</p><p> 三、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选择的基本思路与标准</p><p&
23、gt; (一)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选择的基本思路</p><p><b> 1.原则</b></p><p> 现代市场的日趋多变,企业为了体现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满足客户的能力,把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其他企业的优势整合起来,组成灵活的经营实体,这种运作模式即为敏捷制造的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以盟主企业为核心联合企业同盟实现优势互补,所以为了实现整个虚拟企业或者说是供应链的
24、高效,盟主企业必须从众多的合作企业中选择出最优的合作伙伴[4]。在选择之前先对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选择的原则进行了解,以便对合作伙伴提出一套评价的标准。</p><p> 对港口物流供应链自身具有的特点进行分析后,对这种服务型供应链的建立都是依靠能力互补,及合作利益大于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为了保证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实施和贯彻,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p><p> (1)盟主
25、企业设计原则:在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的选择过程中,盟主企业即核心企业是整个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关键节点,是虚拟企业发起人,是组织、协调、规划和执行的主要领导者。因此以盟主企业为核心,整合情况选择相关的合作伙伴。</p><p> (2) 战略性原则:在构建虚拟企业时要考虑供应链长期的战略发展,因为供应链上各成员目标不同,在供应链运行上,各成员的目标冲突较大。要在结构发展上与核心企业的战略规划目标保持一致,以确保整个物
26、流供应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p><p> (3)稳定性原则:由于待选的合作企业在经营管理上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提供的服务也具有各自的特点,核心的优势能力侧重也不近相同。这就造成港口物流供应链在构建虚拟企业联盟的时候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因此,在选择成员上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增强稳定性。</p><p> (4)标准化原则:构建的虚拟企业供应链
27、上的联盟提供的服务都要具有标准化,各个合作企业都要不断的调整和提高自身的水准,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不断的提高服务品质。</p><p> (5)互补性原则:港口物流供应链构建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实现优势的互补。使每个节点企业都能够不断发展各自的核心业务,在合作过程中达到能力、资源的互补,从而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物流服务网络。</p><p> (6)协调性原则: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是否良性运作
28、主要取决于选择的合作盟友是否协调。每个供应链成员间信息、服务能力、组织结构有效的沟通与衔接,是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与绩效水平的途径。</p><p><b> 2.流程</b></p><p>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选择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为战略目标,供应链成员选择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的运行上。因此,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在供应链成员选择上是一个重点。盟主企业是虚拟企业的
29、核心,供应链构建的发起者,由它挑选供应链的盟友企业。一般核心企业的选择过程,如图3所示。</p><p> 发现市场机遇后,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考虑是否组建虚拟的企业联盟。选择构建物流供应链,在遵循供应链成员选择时的原则,考虑待选的合作企业是否与核心企业在战略发展上、标准化程度上、协调性问题上以及稳定性程度上相符合。同时还要制定选择评价的一套标准,来分析和选择合作的盟友,选择综合能力最优的企业,构建动态的联盟
30、[5]。下一部分将会更加详细的列出供应链成员选择评价的标准。</p><p> (二)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选择评价标准</p><p> 在选择和评价合作企业的时候,为了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最优,需要对合作企业的各项水平进行比较,然后选择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构建联盟关系。当合作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各企业独自工作的效益总和时,就有了构建联盟的可能性[6]。其中影响综合实力主要包括服务成本、服务
31、水平、物流实力、发展潜力、稳定性、柔性化能力。</p><p> 港口需要为物流供应链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商。因此,在构建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过程中,港口需要分析待选成员企业的特点以及之间存在的关系与自身的联系,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商以及船公司,以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原则,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减少整个港口物流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对物流服务供应链上的物流服务商的选择
32、,要基于各种评价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将在第四章中做详细的分析。对船公司的选择上,港口既要吸引综合实力强的船公司挂靠,又要实现门到门的完整物流服务体系。</p><p> 四、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评价的因素分析</p><p> (一)影响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的主要因素</p><p> 影响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选择上的这些因素,取决于盟主企业(核心企业)对于整个供应链
33、运行上的绩效的要求。盟主企业考虑的影响选择的因素有:企业的服务成本、 服务水平、物流实力、发展潜力、 联盟性、稳定性、柔性化能力、信誉商誉、管理者的风格、管理模式以及港口的自身因素等。</p><p> 对于这些影响港口在选择物流供应链成员的影响因素中,港口在选择物流服务商时主要要考虑的因素是企业服务成本、服务水平、物流实力、发展潜力、稳定性和柔性化能力;而港口在选择船公司时,考虑的是航运的成本、航运实力、航运
34、事故率及联盟性。</p><p> 选择供应链成员的因素中,服务成本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评价标准。港口在选择供应链合作成员上基于客户为出发点,有效的控制服务成本,可以全面提升整个服务供应链的竞争力,从而吸引低成本为目标的客户[3]。港口在考虑综合实力时,服务成本和服务质量这两项指标是重要的评价标准。物流的软硬件技术实力是实现这些标准的前提,而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员工素质等都会关乎一个企业的发展潜力,有潜力的企
35、业无疑是港口未来发展的促进剂。为了实现供应链的稳定性,要考核盟友企业的稳定性;现代经济中客户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对于服务商的柔性化要求越来越高,反应在合作企业对成本控制的能力,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以及对客户服务的反应速度上。</p><p> (二)港口物流服务商影响因素指标体系</p><p> 目前有针对性的对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上成员选择的研究较少,对物流服务商选择评价主要集中在第三
36、方物流企业的选择上,通过参考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选择评价,来确定物流服务供应链构建过程中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评价。通过总结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特点建立了选择港口物流服务商的指标体系。这套较为全面的反应了选择评价物流服务商的综合体系,如表1所示。</p><p><b> 1. 服务成本</b></p><p> 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中从最初的客户传
37、递到最终的客户,包括物质流、信息流 、资金流在供应链上的正向或者反向的传递,这些过程中都涉及到服务成本。在现代的竞价机制中,顾客对价格的敏感度是直接而且快速的。价格是港口企业选择评价提供商时要考虑的重要指标。在传统的供应链中,价格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指标,同时,在服务供应链领域,价格的影响作用同样非常大。港口通过有效的控制服务成本,以较低的服务成本,提升物流供应链的竞争力,吸引那些以低成本为目标的客户。其中服务成本包括两块内容:服务成本=运
38、行成本+衔接成本。运行成本:指港口利用外部物流服务商的资源帮助港口进行物流作业过程中,向该提供服务的服务商支付的费用,即服务的价格。包括装卸、搬运、运输、仓储、分拣、流通加工等基本费用和分摊给物流服务商的利润收益这一切服务过程发生的费用;衔接成本:这个指标反映了物流服务商之间的协调性。是指在完成交接过程中,不同的物流服务商之间传递过程中多耗用的费用,包括通讯费、协调费等。</p><p><b> 2
39、. 服务水平</b></p><p> 客户对港口服务的反应是直观的,在顾客对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他们往往关注的并不只是价格这个单一因素,更多的是综合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效率来选择合作盟友。服务水平的高低受一个企业的总体成本、交货能力、信用度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服务的水平又反应在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效率上。服务质量是港口考察物流服务商的执行能力与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标。作业的完好率和作业的准确率影响着服务
40、的质量水平;作业的响应率和作业的速度影响着服务的效率。</p><p><b> 3. 物流实力</b></p><p> 物流服务商自身具有的实力也是港口在选择时重要的评价指标因素。只有拥有强大</p><p> 的物流实力才能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服务。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指标体系是:物流硬件技术和物流软件技术。物流的硬件技术指物流企业的
41、硬件设施设备;物流的软件技术是指那些为实现整个供应链高度的信息透明度和快速反应能力,所使用的物流软件设施,包括管理信息软件、物流控制软件、自动分拣系统软件、条码系统等。</p><p><b> 4. 发展潜力</b></p><p> 由于港口在选择物流服务商时是出于建立一种长期合作的动态虚拟的网络结构为目的。所以港口物流服务商的发展潜力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评价
42、物流服务商的发展潜力主要从四个方面: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企业战略。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髓,决定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考察合作的物流服务商时应该了解该公司的文化,包括价值标准、管理者的思想、道德标准和精神信念等。同时,还要考察合作双方是否融合,能够长期合作,不会发生利益碰撞;管理水平: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作为港口供应链的成员,又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效益情况;员工素质:一个企业的员工素质往往影响着企业运行的效率以
43、及对管理任务的执行能力;企业战略:战略指引着企业外来的发展方向。</p><p><b> 5. 稳定性</b></p><p> 稳定性是指港口选择的物流服务商与其他物流服务商以及港口之间的协调能力以及合作情况。稳定性反映在与港口的历史合作情况和协调能力上,港口物流供应链上各成员之间合作过程中的协作能力,主要反映在物流服务商投入沟通协调的精力、信息沟通的准确及时
44、以及协作的效率;与港口历史合作情况是指在某一时间段所提供的成功的物流服务的次数与这一时间段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的总次数之比来反映。</p><p><b> 6. 柔性化</b></p><p> 一个供应链柔性化的能力表现在这个供应链上成员的应急能力和适应能力。柔性化的能力体现了供应链上成员对成本的控制能力、满足客户个性化设计的能力以及对事件作出的反应速度上。合作的
45、盟友企业拥有好的柔性化能力能够使港口物流供应链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能够具有更好的韧性。</p><p> (三)港口船公司影响因素指标体系</p><p> 船公司在物流供应链中起到了连接两个港口之间的作用。港口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成员,船公司是港口的下游企业,它们之间存在着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港口提供可供船舶停泊、装卸、引航等服务,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吸引更多的船公司靠泊。同
46、时,港口还存在分工和合作的关系,港口提供的货物装卸、搬运、堆存及中转服务和船公司提供的海上航运服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港口与船公司是一个利益共存体。因此,港口在选择船公司的时候要慎重考虑,要考虑船公司的综合实力,其中包括船公司的航运成本、航运实力、航运事故率、联盟性。</p><p><b> 1. 航运成本</b></p><p> 航运成本是指货主在租用船舶的
47、时候所要支付的货物从始发地运输到目的地的全部费用。在现代物流运输业中,每个船公司所提供的报价运输也不同。其中报价运输中有一部分是固定成本,这是由船公司根据所拥有船舶的情况,以及在运输中揽货情况决定的。在航运过程中,大都的货主都委托货运公司代为办理运输业务,也有一些是自己办理业务的。</p><p><b> 2. 航运实力</b></p><p> 船公司的船舶船
48、只的船龄、船员的素质、船公司的文化以及船公司的管理理念。在航行中,船公司船舶的船龄大小关系到载重量、船舶的航行速度,货物运达的安全性、船员的素质、船上工作人员的航运技术也是船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p><p><b> 3. 航运事故率</b></p><p> 所选择合作的船公司在过去5年内的航运事故发生概率。如果船公司的事故发生率高,表明船公司的航运实力和管
49、理上都存在严重的鄙陋。</p><p><b> 4. 联盟性</b></p><p> 考察待选的船公司是否在规模、船型、战略目标、企业文化等方面与港口相协同。可以选择没有合作过的船公司,也可以选择合作过的船公司。通过历史合作情况来看过去合作过或者船公司与其他港口的合作情况。</p><p> 五、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评价的理论模型<
50、;/p><p> 鉴于对港口企业在选择物流服务商和船公司的研究,本文只以物流服务商为研究对象,对物流服务商的影响指标因素进行分析,构建港口企业在选择物流服务商的评价模型。同样对船公司的评价理论模型也是类似的。</p><p> 港口在选择物流供应链成员时对一个企业的评价和描述不可能完全的精确。在评价方法上,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优选法、神经网络法、时序
51、多目标决策法、ANP、基于三解函数的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法(DEA) 、整数规划法及遗传算法等 [7] 。本文主要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对港口物流供应链上成员进行选择分析。</p><p> 这种方法主要涉及的因素:因素集U、评语集V、单因素评价矩阵R和权重向量W。评价步骤[8]:</p><p> 1. 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U</p><p>
52、; 通过信息收集和研究确定一级评价因素集U={U1,U2 ,U3, U4 ,…,Un};再确定二级评价因素集Uk={uk1,uk2,uk3,uk4,uk5,…,ukm};表示集合U下有n个因素,每个元素代表一个因素,某个因素下面又有m个因素,这些因素即为二级评价因素。</p><p> 本例n=6,即一级评价因素U={U1,U2,U3,U4,U5,U6};k可取1,2,3,4,5,6。</p>
53、<p> 当k=1,2,3,5时,n=2;</p><p> 当k=4时,n=4;</p><p> 当k=6时,n=3;</p><p> 2. 确定评语集V及分值集E</p><p> 假设建立一个五级评语集V={V1,V2,V3,V4,V5}={很好,好,一般,差,很差};赋予分值集E={E1,E2,E3,E4,E5
54、}={2,1,0,-1,-2}。</p><p> 3. 综合各因素的评价,获得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Ri</p><p> 逐个对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因素Uki(i∈[1,m],且i为正整数;k,m取值同上)进行对评语集的隶属度R(uki)={ rki1, rki2, rki3, rki4 ,rki5}进行评定,逐步确定R(uki),最终确定R的值。其中rkij(j∈
55、[1,5],且j为正整数;i,k取值同上)表示uki对vj的隶属程度,也就是vj所占的百分比例。计算rki1,收集评测小组的评测意见。得到评测结果uki对于v1有a个,uki对于v2有b个,uki对于v3有c个,uki对于v4有d个,uki对于v5有e个[9]。rki1=a/Σ, rki2 =b/Σ, rki3= c/Σ, rki4=d/Σ, rki5= e/Σ,其中Σ=a+b+c+d+e。</p><p>
56、在此评测过程中需要对评测的等级制度有一定的评测标准,评测小组通过分析调查每一项评测因素确定等级。用同样的方法,确定其他的二级评价因素R(uki)值。其中六个隶属向量构成的矩阵为:</p><p> 4. 确定各层指标的相对权重</p><p> 根据前面提出的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的指标体系,确定每一层中评价因素的重要性,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排序。建立AHP层次分析模型,通过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57、实现定量化表示,即权重。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把一个复杂问题表示为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人们的判断对决策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10][11]。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评价过程中模糊的因素的重要性比较情况。</p><p> (1)基于AHP建立评价指标模型</p><p> 结合表1画出港口物流供应链选择物流服务商时的评价指标模型,如图4所示: </p>&l
58、t;p> 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综合实力S 目标层</p><p> U1 U2 U3 U4 U5 U6 准则层</p><p> u11 u12 u21 u22 u31 u32 u41 u42 u
59、43 u44 u51 u52 u61 u62 u63 指标层</p><p> (2)建立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计算出各层要素的相对权重。由于港口物流供应链构建的指标体系为二级指标体系,所以在构建两两判断矩阵时也分两个层面。</p><p> 先从小的第二层指标层进行矩阵构建,得出各指标的相对权重Wii。构建判断矩阵的目的是对各准则层下各指标因素两两进行比较,判断出
60、重要性程度值,P2ij通常可取1、2……9以及它们的倒数作为标度,含义如表4所示。下面构建二层指标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以U1为例,下图为U1的两两判断矩阵,假设判断矩阵为P2ij:</p><p> 再从第一层指标层建立判断矩阵,得出各准则层的相对权重Wi。下面构建第一层指标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如下表3,假设判断矩阵为Pij。</p><p> (3)计算经归一化的权重向量。</
61、p><p> 对于上述的比较矩阵,假设Pij 的权向量为P,某一层次Un下的矩阵P2ij的权向量为pn。求解最大特征根λmax和其特征向量的W1和W2n,构建方程,。经归一化的特征向量W1和W2n上的各分量即为各个指标对上层的权重,即P=W1,pn=W2n。</p><p> 5. 多因素层次模糊综合评价</p><p> 在评价的指标模型中,已经确定了指标因素U
62、ij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度矩阵,通过归一化处理及权重的确定后,通过合成确定第一层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即确定Ui对评语集V的隶属度矩阵,最终确定S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度向量。</p><p> (1)第二层指标层的模糊综合评价</p><p> 根据第二层指标层对隶属度的矩阵,向上推出第一层准则层对隶属度的矩阵。计算公式:Ri=pn ( R(ui1), R(ui2), …, R(uij)) T
63、(其中i,j取值同上)则R(uij)表示Uij对评语集V的隶属度向量,pn表示某一级层次Un下的矩阵P2ij的权向量为pn。其中Ri表示Ui对评语集V的隶属度向量。</p><p> (2)第一层准则层的模糊综合评价</p><p> 根据第一层的准则层对评语集的隶属度向量及准则层的权重,可以向上推出合作企业的综合实力S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度向量。Rs=P(R1,R2,…,Ri)T(其中
64、i的取值为5),则Ri表示Ui对评语集V的隶属度向量,Rs表示S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度向量。假设Rs=P(R1,R2,…,Ri)T=(B1,B2,B3,B4,B5),其中表示Bi对评语集Vi的隶属度向量。</p><p> 最后,分析B1,B2,B3,B4,B5便表示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评价指标体系下的综合实力S对评语集V1(很好),V2(好) , V3(一般), V4(差), V5(很差)的隶属度。进一步对V1,
65、 V2, V3,V4 ,V5赋值,令V1=2, V2=1, V3=0,V4=-1 ,V5=-2,即可求出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选择的综合实力分值S= B1* V1+ B2*V2+ B3* V3+ B4* V4+ B5* V5</p><p><b> 6. 评价结果分析</b></p><p> 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上述公式最终可以得到港口物流供应链成
66、员选择指标因素的综合分值S(S∈[-2,2])。通过对港口物流供应链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综合因素分析,比较S值的大小。根据评语集所赋予的意义,只有当S≥1时,被评价的企业才处于好或者好以上。其选择的企业才能满足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选择构建的要求,才能保证物流供应链的稳定、高效、柔性化运作。反之,当S<1时,说明评测的企业处于好以下,在这种状况下,未达到选择的要求。因为分析的各指标因素都是在选择合作企业时有关联的因素,所以综合评价后选择S
67、分值较高的企业作为合作的盟友企业。</p><p><b> 六、结论与启示</b></p><p> 在物流高速发展的现代,港口物流供应链的发展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也在港口的管理中快速应用和发展。要想在现代港口的竞争中取得贸易的成功,就要不断的提升港口自身的综合实力,构建稳健具有强烈竞争优势的港口物流供应链联盟。鉴于此,本文侧重于利用层次分析
68、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港口物流供应链盟友企业的选择进行判断研究。</p><p>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对港口物流供应链的发展和内涵的界定,区别于传统的供应链的特点。同时重点分析了港口物流供应链系统结构,以及对体系中每个成员进行分析。对供应链的体系结构了解后,侧重分析港口在选择供应链上成员时的原则,遵循的基本思路。分析影响供应链稳定性和效益的因素,制定港口物流供应链选择盟友企业的标准。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
69、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港口物流供应链的成员选择的综合指标体系,包括服务成本、服务水平、物流实力、发展潜力、稳定性以及柔性化六个一级指标因素。同时对一级指标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确定运行成本、衔接成本、服务质量、服务成本、物流硬件技术、物流软件技术、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15个二级指标因素。基本上可以实现对评价对象进行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在研究了一些相关方面的评价方法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待选企业进行综合测评。最终
70、结合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选择考虑的相关内容,比较各待选企业的指标评测S值,选择合适的盟友企业。</p><p>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对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合作问题的研究,对港口物流供应链的发展具有前瞻性,对港口供应链持续稳健的发展及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p><p><b> [参考文献]</b></p><p> [1
71、]Patton, D.J.General Cargo Hinteriand Of Sew York,Philade,Baltimore And New.Orleans[J].AnnalsoftheAGG,1958.</p><p> [2]David Simchi-Levi, Philip Kaminsky, Edith Simchi-Levi. Designing and Managing the Suppl
72、y Chain[M].Jilin:China Financial Publish,2004.</p><p> [3]杨再静.港口物流供应链的构建及合作问题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9:26-27.</p><p> [4]朱堂勋.敏捷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与评价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5):153-154.</p><p>
73、 [5]李良.供应链成员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4:44-50.</p><p> [6]諶贻庆,吴春尚.供应链成员企业协作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03):55-56.</p><p> [7]蔡素妹.虚拟企业合作伙伴评价与选择[J].今日南国,2009(03):9-10.</p><p> [8]侯艳军,袁文卓.
74、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9(08):61-62.</p><p> [9]晓容,陈俊芳,赵鸣雷.虚拟企业盟主的评判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06):93-95.</p><p> [10]何汉武,陈新,孙健.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虚拟企业盟员敏捷性评价研[J].机床与液压,2004(08):17-21.</p&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众赏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港口物流供应链优化研究【毕业论文】
- 港口物流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毕业论文】
- 供应链物流论文供应链管理毕业论文
- 供应链物流论文供应链管理毕业论文
- 物流供应链管理毕业论文
- 物流毕业论文供应链管理
- 物流供应链毕业论文--基于时间压缩的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
- 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pdf
- 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选择研究【毕业论文】
-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供应商选择与评价研究-毕业论文
- 基于供应链的港口物流
- 供应链管理论文供应链毕业论文
-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分析-毕业论文
- 供应链管理毕业论文
- 供应链管理毕业论文
- 供应链下的港口物流策略
- 基于供应链的港口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研究.pdf
- 港口物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 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供应商选择与任务分配问题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