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英汉动物成语及翻译法杨枫已取走_第1页
已阅读1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  略谈英汉动物成语及其翻译法</p><p>  【摘要】文章从文化内涵角度讨论英汉成语和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比喻意义的相似、相异和相同点,在对照和比较英汉成语和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文化内涵及其喻义的基础上,简单地介绍了几种翻译英汉成语和谚语时较为适用的翻译法,认为只有深刻了解并熟知动物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丰富的文化内涵,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法,才能忠实地传达原成语和谚语实际运用的比喻意义。</p

2、><p>  【关键词】成语 动物 翻译</p><p>  在浩瀚的英语词汇中,有一个大家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有关动物的词汇。这些词汇受到动物各自不同的形态、特征以及不同国家历史文化的影响,因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翻译工作的目的和特点,是思想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或社团之间希望互相理解、互相学习的愿望,产生了互译精神产品的要求。”这就使得动物词汇的翻译,在理论和实

3、践上都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p><p>  一、科技作品中动物词汇的翻译 </p><p>  翻译的标准,首先是必须忠实于原文,尽可能完整地传达原文的全部意思和文化信息。这一点在翻译有关动物的科技作品时显得尤为重要。一旦等同词汇没有找准确,就可能闹出笑话,甚至还会影响读者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p><p>  《外国语》1992年第5期刊登了王寅教授《英

4、汉语言宏观结构区别特征(续)》一文。该文指出“在给一些事物与概念定名时,英民族和汉民族也常常采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即英民族常给一些事物、概念和现象另起新名(或寓以旧词新义),即用一些具体的词加以称呼,其命名与该事物或概念的所属大类无甚联系。而汉语则擅长使用概括词,在其前面加上一个表示区别特征的词语来命名。”在对有关动物的科技作品翻译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p><p>  下面就一些简单的家禽(家畜)名的翻译,

5、举例说明: </p><p>  总称 雄 雌 幼崽 肉食 </p><p>  鸭Duck Drake Duck Ducing Duck </p><p>  鹅Goose Gander Goose Goling Goose </p><p>  鸡Chicken Cock Hen Chick,Cockerel C

6、hicken,fowl </p><p>  猪 Pig Boar,hog Sow Piglet,pigling Pork </p><p>  牛OX,Cattle Bull Cow Calf Beef </p><p>  羊Goat,sheep Ram,tup ewe lamb mutton </p><p> 

7、 狗Dog Dog Bitch Puppy </p><p>  猫Cat Tom Cat Kitten </p><p>  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仅是常见家畜的英文对应词就有这么多,那么在翻译物种繁多的动物世界时所遇到的困难就更大了。就拿最简单的来说,我们都知道“蛇”一般译为“ snake ”;那么眼镜蛇、蟒蛇、响尾蛇、菜花蛇等等又怎么翻译呢?</p>&

8、lt;p>  如果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特定的情形,也许只需提到“snake”就能互相理解所指的是什么,我们含糊一点也无大碍;可是科技作品的翻译来不得半点马虎,也容不得我们把“响尾蛇”(rattlesnake) 和“眼镜蛇”(cobra)混为一谈。我们必须找到准确的词来翻译这些动物词汇。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翻译出一篇反映动物的优秀科技文章。</p><p>  二、涉及动物的成语及习语的翻译成语和习语是民

9、族文化的结晶,是语言中最富民族个性的成份。</p><p>  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许多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和典故,正是这个共性为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进行交流与翻译提供了主要的可行性依据和基础;而不同文化所具有的个性或特性构成了进行这种交流的障碍。</p><p>  (一)形象、喻体和喻意都对等情况下的直译</p><p>  英汉两种文化都讲究我们古人说的“赋、比、

10、兴”,这其中都不乏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及习语。其中有一些意义相通的,翻译时可以来用直译的办法。比如:He is a fox. 就可以翻译为:他是只“狐狸”。其形象、喻体和喻意都是对等的;还有 as foolish as a donkey 像驴子一样愚蠢:as meek as a lamb 如羊一般温顺;as happy as a lark 像百灵鸟一样快乐。然而像这种形象、喻体、意义完全对等的习语在另外一种文化及其语言中是不多见的。<

11、/p><p>  (二)喻体、喻意不对等情况下的替代</p><p>  英文中的 She is a cat. 就不能翻译成“她是只猫”,因为英语中 cat 喻意为“藏着祸心的女人”,汉语中“猫”则没有这层意思。两者形象、喻体虽然相同,但是喻意不同,因而直接翻译就不能被中国文化所接受。这个例子最好译成:“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在遇到含有动物词汇的这种比喻时,我们往往不能直译,而是要找到译语文

12、化中有相同含义的词语、习语来代替,这样才能既使文章显得生动,又使得文化信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得以传递。比如:“as stupid as a goose ”我们不能译成“蠢得像只鹅”,而是应该译为“蠢得像头猪”。</p><p>  (三)警惕喻意不同的文化陷阱</p><p>  在有关动物的成语及习语翻译中,还有一种情况:喻体相似甚至相同,设喻形式也几乎一模一样,然而其意义却相异乃至相反,

13、造成一种“似是而非”、“貌合神离”的假象,翻译时一不小心就会踏入“陷阱”。比如:“ throw a sprat to catch a whale ”我们很容易就会理解成“抛砖引玉”。但是它的英文意思是 to give“something of relatively small important ect. … in the hope of securing a much greater gain ”,相当于汉语“用小虾钓大鱼”、“吃小亏

14、 , 占大便宜”;而汉语成语“抛砖引玉”多用做谦辞,比喻自己“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决无贪别人便宜之嫌 ,所以绝对不能混淆。有关动物的词语,因为受了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具有相对固定的形象感,我们或可称之为“词语的文化色彩”,找到两种文化的契合点进行翻译才能使两种文化得到良好的交流与传递。</p><p>  三、以动物为商品品牌的翻译</p><p>  品牌翻译

15、是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我们必须使译文适合译入语民族的文化心理、审美期待、消费习惯和文体观念(如文字结构和风格) 等,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牌效益。正如翻译理论家奈达所阐述的 :“翻译的重点不应该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而应当是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还应把这种反应与原作读者对原文所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品牌的翻译要在有限的字、词间照顾到这种反应并对商品进行全面的阐释,从而创造其应有的效益。在涉及到以动物为品牌的翻译时,更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下面就

16、来看一些例子。“白羽”是中国的一个钢笔品牌,在汉语中我们有“鸡毛信”、“千里送鹅毛”等有关羽毛的说法。将其译作 WHITE FEATHER,但在英语习语中“to show the white feather”是“临阵逃脱”、示弱的意思。西方古时人们煽动纯色的纯种鸡相斗,而品种不纯的鸡胆小怕死,被击败逃跑时就会露出翅膀下的白色杂毛。所以,白色的羽毛含有侮辱人的意思。如果我们把“白羽”钢笔这样翻译恐怕会被外国顾客拒之门外了。</p&g

17、t;<p>  天津“飞鸽”牌自行车大家都比较熟悉,以前人们翻译作“Flying Pigeon”,在 pigeon 前加个 flying实在有点画蛇添足,并不符合西方文化风俗,不如去其蛇足,只保留pigeon一个词就够了。还有一些有问题的翻译,诸如:“双龙牌”(刀具)——DOUBLEDRAGON,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不祥的怪兽令人生畏;“海燕牌”(衬衣)——PETREL,海燕在英语中是灾难的预兆;“蜜蜂牌”(香皂)——BEE

18、 蜜蜂令西方人联想到的是蜇人的刺,因而感觉不舒服。</p><p>  当然并不是所有有关动物的品牌翻译都有问题,正好相反,有些品牌的翻译就是商品跨越了文化的鸿沟,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家喻户晓的服饰品牌“金利来”,其英文名为“GOLDLION ”(金狮) 。早期“金狮”投放香港市场时,尽管其用料、做工、质量都无可挑剔,却没有什么销路。因为在粤语中“狮”的发音与“输”、“失”、“死”相近,即使产品再好也难以打开

19、销路。找到原因之后,经营者马上在“GOLDLION”的翻译上动脑筋:GOLD 意译作“金”;LION 则音译作“利来”。从此以后,“金利来”产品敲开了市场的大门,其原因就是这种译名带有富贵之气,能满足人们渴望激励富贵,追求豪华气派的心理,迎合人们对“黄金财源滚滚来”的心态。</p><p>  一个产品要想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所接受,除了商品本身的优势外,它的品牌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翻译商品品牌时一定要考

20、虑到文化因素,避免使用那些在其他语言中产生误会的动物词汇作为自己的品牌,而影响了经济效益。</p><p>  综上所述,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要深刻了解各国不同的习俗和文化传统,准确把握各种动物在不同的文化及语言里的不同象征意义,采取恰如其分的翻译手段,才能使译文准确的表情达意,又使翻译对象生动形象,充满生气。</p><p>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21、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nd proverbs in the animal analogy of similar meaning, different and the same point, in the control and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and prov

22、erbs in the image of the cultural content of animals and the basis of喻义simple to introduce a number of idioms and proverb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is more applicable when the translation of law, that only a de

23、ep understanding of and famil</p><p>  Key words: animal idioms translation</p><p><b>  参考文献</b></p><p>  【1】刘光正 名词动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5</p><p>

24、  【2】周领顺 英汉名-动转类词对比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5</p><p>  【3】刘绍忠 “请”字用法汉英对比与语用负迁移 《外国语》 2000/5</p><p>  【4】廖光蓉 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 《外国语》 2000/5</p><p>  【5】黎昌抱 英汉社交称谓的国俗差异

25、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999/3</p><p>  【6】王革英 从英汉动物成语比较中西方文化之异同 《衡阳师专学报》 1999/2</p><p>  【7】田建明 英汉委婉语的比较研究 《北方论丛》 1999/2</p><p><b>  目 录</b></p><p&

26、gt;  摘要、关键词………………………………………………………………………1</p><p>  一、科技作品中动物词汇的翻译 …………………………………………………1</p><p>  二、涉及动物的成语及习语的翻译成语和习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语言中最富民族个性的成份。…………………………………………………………………2</p><p>  (一)形象、喻体

27、和喻意都对等情况下的直译…………………………………2</p><p>  (二)喻体、喻意不对等情况下的替代…………………………………………2</p><p>  (三)警惕喻意不同的文化陷阱…………………………………………………2</p><p>  三、以动物为商品品牌的翻译……………………………………………………3</p><p>  

28、四、英语摘要、关键词……………………………………………………………</p><p>  五、参考文献………………………………………………………………………4</p><p><b>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b></p><p>  略谈英汉动物成语及其翻译法</p><p>  院 系:兴安职业技术学院英语系<

29、;/p><p>  专 业:英语教育 </p><p>  指导教师: </p><p>  作 者:杨枫 </p><p><b>  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b></p><p>  本

30、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p><p>  作者签名: 日期: </p><p>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定</p>

31、;<p><b>  论文(设计)题目:</b></p><p>  院(系) 专业 年级 </p><p>  作者 学号 </p><p><b>  指导教师评语:</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众赏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