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b> 本科毕业设计</b></p><p><b> (20 届)</b></p><p> 对中国乒乓球队优秀女子左手横板运动员的前三板和相持技战术分析</p><p> 所在学院 </p><p> 专业班
2、级 体育教育 </p><p> 学生姓名 学号 </p><p> 指导教师 职称 </p><p> 完成日期 年 月 </p><p> 【摘要】以各大比赛调
3、查数据显示为例,目前左右手的握拍比例大约在3;7左右。左手横握球拍在比赛中技战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尤其是在前三板和相持在线路上的优势。发抢段和接发段都属于前三板技战术,通过分析在比赛中以左手横握球拍的前三板和相持技战术运用情况,为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中提供相关参考依据。使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她们进行战术上的分析与研究。</p><p> 【关键词】郭跃 ;王楠 ; 技战术 ;乒乓球</
4、p><p> 【ABSTRACT】 Take each big competition cruising data demonstration as the example, at present right-hand man's grip proportion approximately in 3; about 7. The left hand grasps the racket the techniqu
5、e and tactics to have certain superior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 horizontally in the competition, particularly and is locked in a stalemate before the sampan on line's superiority. Before sending snatches Duan Hejie
6、to send the section to belong to, the sampan technique and tactics. Through analyzes W</p><p> 【KEYWORDS】Guo Yue ; Wang Nan; table tennis technic ;tactics</p><p><b> 目 录</b></p&
7、gt;<p><b> 1前言1</b></p><p>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p><p> 2.1 研究对象2</p><p> 2.2 研究方法2</p><p> 2.2.1 文献资料2</p><p> 2.2.2录像观察法2</p&
8、gt;<p> 2.2.3数理统计法2</p><p> 2.2.4 分段指标评估法2</p><p> 3研究结果与分析3 </p><p> 3.1王楠和郭跃对右手横拍直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前三板和相持战术运用特点解析3</p><p> 3.1.1王楠对张怡宁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
9、3</p><p> 3.1.2王楠对郭炎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4</p><p> 3.1.3 王楠对柳絮飞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4</p><p> 3.1.4郭跃对张怡宁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5</p><p> 3.1.5郭越对郭焱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5</p><p&g
10、t; 3.1.6 郭越对帖雅娜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6</p><p> 3.1.7 郭越对李晓霞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7</p><p> 3.1.8 郭越对牛剑锋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7</p><p> 3.1.9综合分析8</p><p> 3.2王楠和郭跃对颗粒胶皮快攻结合弧圈型和削球型打法的前三板
11、和相持战术运用特点解析9</p><p> 3.2.1 王楠对孙晋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9</p><p> 3.2.2 王楠对李佳薇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10</p><p> 3.2.3王楠对陈晴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10</p><p> 3.2.4郭越对帕夫洛维奇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11<
12、/p><p> 3.2.5 综合分析11</p><p> 4 结论与建议13</p><p><b> 4.1结论13</b></p><p><b> 4.2建议14</b></p><p><b> 参考文献15</b><
13、/p><p><b> 致谢16</b></p><p><b> 附录17</b></p><p><b> 1 前言</b></p><p> 在当今世界乒坛中,中国乒乓球有着不可捍卫的霸主地位,国球几十年长盛不衰,一直被国人视为骄傲。国内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层出不穷
14、,优秀的女运动员更是取得了骄人得成绩,随着乒乓球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项规则和打法都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在众多的打法中,现今运用的最为广泛的应属于右手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型,相比之下左手持拍的运动员的比例就相对小一些,在比赛中相遇,较难适应,这也验证了我国优秀女子左手横板运动员不断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优秀乒乓球女子运动员王楠和郭跃的比赛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数据。使我国乒乓球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和为左手持拍的青少年运动员
15、训练提供相关的参考。</p><p> 通过查阅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与书籍,其中包括《乒乓世界》、《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新体育》等数十篇文章与资料,发现对左手横板运动员的打法风格,技战术意识没有针对性的技术分析和研究,因此,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三段统计法,录像观察法,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与研究给出可靠数据。之所以用众多比赛技术录像来进行分析研究,是因为乒乓球是一项偶然性非常大的竞技体育,单一的
16、一场比赛无法说明任何问题。希望能为中国乒乓球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左手横板运动员提供参考依据.</p><p>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p><p><b> 2.1研究对象</b></p><p> 中国乒乓球队女队;王楠 郭跃</p><p><b> 2.2研究方法</b></p
17、><p><b> 2.2.1文献资料</b></p><p> 查阅了与文本相关得大量文献资料与书籍;同时还阅读了大量有关的体育新闻报道和网络文章。</p><p> 2.2.2 录像观察法</p><p> 对郭跃和王楠的国内外重要比赛进行录像观察和技术统计。</p><p> 2.2.
18、3 数理统计法</p><p> 本文主要采取了三段统计法分别对郭跃和王楠的六场比赛按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p><p> 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p><p> 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全局得分+全局失分)*100%</p><p> 2.2.4分段指标评估法</p><
19、p> 本文采用由乒乓球界徐寅生、李富荣、许邵发等老前辈多年的乒乓球经验总结并归纳出三段统计法和分段指标评估法分别对郭跃和王楠的各六场比赛按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将所得数据与模式值评估指标进行比较,进行定量分析。模式值评估指标为:</p><p><b> 发球抢攻:</b></p><p> 得分率60-70%(及格60%,良65%,优70%)&
20、lt;/p><p> 使用率25-30%(低25%,中30%,高30%以上)</p><p><b> 接发球抢攻段:</b></p><p> 得分率30-50%(及格30%,良40%,优50%)</p><p> 使用率15-25%(低15%,中20%,高25%)</p><p><
21、b> 相持段:</b></p><p> 得分率45-55%(及格45%,良50%,优55%)</p><p> 使用率45-55%(低45%,中50%,高55%)</p><p>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p><p> 3.1 王楠和郭跃对右手横拍直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前三板和相持战术运用特点解析 &
22、lt;/p><p> 3.1.1 王楠对张怡宁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全运会女单决赛)</p><p> 表1 王楠对张怡宁比赛数据统计表</p><p> 张怡宁4比3王楠(-6,6,-8,-6,7,6,9)</p><p> 在这场比赛中王楠和张怡宁的技术状态都已经达到了顶峰
23、。从表1中可以看出王楠在发抢段中运用的非常积极主动,抢先上手的意识很强,侧身位的抢攻也运用的比较多,敢于上手把技术上的凶、快和变化体现了出来。在接发球上王楠也达到了标准(42%),接发球时变化比较多,处理球的时候控制的也很好。在相持中注重了节奏的变化,速度、旋转都可以打出来,每板球都力争让对方难受。王楠是以快著称,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是王楠的主要得分手段,前三板球都处理的比较好。张怡宁的前四局虽然表现平平,但相对发挥的比较平稳,被王楠控制住
24、了比赛节奏,总是在打短,打控制,以自己的弱点打对方的长处,往往在前三板就结束战斗了。也可以说被王楠的节奏所牵制在以大局1比3落后的情况下,张怡宁开始扭转局面,她发现与王楠打短是不行的,于是加大了使用长球的频率,盯住了王楠的正手位,同时她也加大了相持球的力度,在相持中张怡宁凸显出了自己的优势。在最后的比赛中张怡宁以4;3取得了最后的胜利。</p><p> 从这一场比赛可以看出王楠的前三板技术优势尤为明显,以落点
25、控制,连续的短球控制,和抢先上手的速度达到了前三板技术的极致。但是一旦让强大的对手拖入相持阶段就显得疲乏无力。因为在相持多板的情况下王楠的整体速度不如对手快,想强加质量的情况下却增加了无谓失误。</p><p> 3.1.2 王楠对郭焱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 )</p><p> 表2 王楠对郭焱比赛
26、数据统计表 </p><p> 王楠3比2对郭炎(-7,9,-9,10,-8)</p><p> 在整场比赛中郭炎是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在比赛中郭炎的心态放的比较好,碰到王楠主要是拼着去打。从技术特点上看郭炎运用的比较主动,前三板上手比较积极,王楠责显得比较保守,在发抢段虽然王楠也在尽力的拼抢但是得分
27、率不是很高只达到了51%。在接发球段中多以控制对方的小球为主,但是也没有很好的控制住郭炎的攻势。在相持球上王楠运用的不多,但效率却极其的好,得分率也相对达到了60%。从心态上看,王楠的的压力比较大,没有完全放开,场上气势不如郭炎放的比较开。可以看出前三板技术发挥的好坏和心理状态有莫大的关系。心态不坚决,往往照成出手犹豫,这样前三板的质量就会大大下降。虽然赢下比赛,但技术发挥上并不理想。</p><p> 3.1
28、.3 王楠对柳絮飞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世乒赛女团决赛)</p><p> 表3 王楠对柳絮飞比赛数据统计表</p><p> 王楠3比2对柳絮飞(-7,-12,10,8,3)</p><p> 在第48届世乒赛女团决赛中双方在大比分上战成1平后,王楠作为中国队的第三单打出场。她的对手为中国香港选手柳絮飞。凭
29、借着出色的发挥,王楠最终以3比2战胜对手,为中国队得到第二分。王楠在前两局的比赛中进入状态较慢,中国香港选手柳絮飞抓住机会,以11比7和14比12连拿两局。在关键的第三局中,王楠加快了比赛的节奏,以6比3领先。关键时刻,王楠发挥出色,以12比10拿下第三局。中国香港选手柳絮飞在开局占得场上的主动,以6比4领先。柳絮飞是名发球抢攻比较突出的运动员,她的高抛发球具有一定的杀伤力,能为自己创造出进攻的机会。在关键时刻王楠及时调整状态,在接发球
30、中敢于抢先上手,在比分落后的王楠显示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她稳扎稳打,接发球的落点和节奏多变,不让对方有机会抢先上手,在形成相持后自己以压住对方反手调动正手空档为主。凭借左手线路把落点打的很开。王楠最终以11比3拿下第五局,以总比分3比2获得比赛的胜利。</p><p> 3.1.4 郭跃对张怡宁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乒乓球女子世界杯)</p><p> 表4
31、 郭跃对张怡宁比赛数据统计表</p><p> 郭跃2比4对张怡宁(9,7,-8,-6,-8,-11)</p><p> 在这场比赛中张怡宁在0比2落后的情况下连赢四局,以4比2战胜郭跃。张怡宁在这场比赛中进入状态比较慢,郭跃在前两局中抓住机,以9比11,7比11先胜两局,在发球抢攻的使用上是比较积极的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发抢上的使用达到了42%,但是在发抢的得
32、分率上还是没有达到及格的标准。这也是在后面的比赛中的主要的失分原因,左手运动员如果在前三板上没有占据到优势,几乎是失去了战斗中的一把利剑。这场比赛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失利经验,后面几局的比赛前三板完全被对方牵制住,这就说明郭跃在这场比赛中前三板的变化太少,尤其是在发球上的变化,落点的变化,旋转的变化比较单一,很容易让对手适应。尤其前三板的质量出不来,导致进入相持段中都是被动相持。这是导致比赛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p>&l
33、t;p> 郭跃对郭焱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p><p> 表5 郭跃对郭焱比赛数据统计表</p><p> 郭跃3比0对郭炎(9,12,2)</p><p> 这场比赛是由北京队的郭焱对阵辽宁队的郭跃,首局比赛中,郭跃率先以7比4领先,但是随后郭焱将比分追成7平,郭跃以11比
34、9拿下首局。在第一局的比赛中郭跃还是发挥的很好在发抢上能占据主动的位置,在3,5板的衔接上的无谓失误也比较少。在第二局比赛中,郭跃开局取得领先,但是随后郭焱将比分追成4平。两人的比分交替上升,打至11平,在接发球和形成相持的过程中郭跃的角度撕的都很大,拉的开,角度调动的很好,充分展现了左手的特点和优势,在发球环节上,主要是以发侧上旋和侧下旋球为主致对方短球。郭跃再次以14比12险胜郭焱拿下第二局。第三局比赛中,郭跃迅速取得场上的主动,以
35、11比2取得了第三局的胜利,并以3比0取得了这场比赛。</p><p> 3.1.6 郭越对帖雅娜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世乒赛女团郭跃对帖雅娜)</p><p> 表6 郭跃对帖雅娜比赛数据统计表</p><p> 郭跃2比4对帖雅娜(-8,9,-9,-20,)</p><p>
36、 第一局,帖雅娜很快以4比0的比分领先。然而郭跃在逐渐熟悉了帖雅娜的技术特点之后,也慢慢的将比分差距缩小至中局的4比6;帖雅娜反手拨球角度的选择也相当灵活,而正手位的拉球的爆发力也让郭跃很难去控制住对方,在发球抢攻上虽然郭跃在尽力的寻找机会,同时也造成了很多的失误。对方以很快就以10比6拿到了赛点。虽然之后郭跃扳回了2分,但握有多个据点的帖雅娜还是以11比8的比分拿下了首局。从录像观察中发现在第二局的比赛中,郭跃的情绪较上局相比稳定了
37、许多,但出手却略显急躁;帖雅娜心态轻松有加、很快就以4比1的比分领先。此后,郭跃加强了抢攻的力度,和接发球控制。在中局阶段反以6比5的比分反超, 9平时,握有发球权的郭跃很好的把握住了主动权,接发球抢攻奠定了取分基础,最终以11比9的比分扳回了一局。第三局开始阶段一直反手拉、拨球命中率很高的帖雅娜失误渐高,而郭跃的拉球线路选择也才用了很多变化,不给帖雅娜有连续进攻的机会。也让郭跃以5-1的比分领先。在中局的比赛中以相持球速度快和突出的反
38、手以6比5的比分反超郭跃。此后的几分,帖雅娜凭借反手实力的强劲以及郭跃的失误以10比7领先,虽然郭跃也凭借孤注一掷的搏杀战术</p><p> 综观整场比赛,郭跃在技战术上是占有主动的从表6中可以看出在发球抢攻的使用率和接发段都是很高的。在发球抢攻与中远台的相持技术都是高于对手的。只是郭跃在比赛中没能在比赛中打出自己的节奏和风格,比赛的节奏都是按照帖雅娜的风格在打,郭跃没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帖雅娜反
39、手位的特长比较明显的。应避开对方这个特长,应该多压制对方的中间和正手。从比赛来看,郭跃的落点意识显得稍微差一些。在比赛当中,郭跃没有把自己的特点打出来,整场比赛在赶这个节奏,节奏没有运用好。</p><p> 3.1.7 郭越对李晓霞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p><p> 表7 郭跃对李晓霞比赛数据统计表 <
40、/p><p> 郭跃1比3对李晓霞(-9,-3,9,-6)</p><p> 在对李晓霞的比赛中,郭跃没有发挥出最佳的状态,在比赛前三板的优势没有完全的发回出来。发球抢攻显得比较单调,没有体现出太多的得分手段。在发球抢攻阶段的得分率没有达到及格的标准为50%。在接发球段郭跃选择调左压右形成相持,但是自己的拉球的无谓失误增多使自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相反李晓霞稳健的相持球给郭跃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41、。整场比赛中郭跃的相持得分率紧为25%。在后面的比赛中郭跃逐渐的找到了感觉,通过在接发球上加强了线路和落点的变化赢得了第三局的比赛,但是在第四局的比赛中还是没能抵挡住李晓霞的攻势输掉了整场比赛。</p><p> 3.1.8 郭越对牛剑锋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p><p> 表8 郭跃对牛剑锋比赛数据
42、统计表</p><p> 郭跃4比2对牛剑锋(8,10,3,-12,-14,8,)</p><p> 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子单打决赛中郭跃以4比2战胜了牛剑锋,获得冠军。在这场比赛中郭跃的发挥是相当的不错,发球抢攻运用的很好,尤其是发完球后的上手,非常的积极主动,侧身位的拉球得分率也是比较高。在发抢段的得分达到了63%。在接发球的环节上郭跃的表现也是相当突出,她在接发球段中显示
43、出了良好的手感,能主动的控制主对方的上手,但是在变化上相对比较少,接球的变化不多。整场比赛下来可以看出牛剑锋的相持能力是很强的,形成相持后不会有太多的无谓失误。但是在这场球上郭跃的相持段发挥的也是很出色的,从近台到中远台的都控制,节奏和落点都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是防守上就显得比较薄弱。</p><p> 3.1.9 综合分析:</p><p> 表9 对右手横拍
44、直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王楠和郭跃的平均值</p><p> 王楠和郭跃作为世界上顶尖的左手运动员,比赛中在面对右手横拍直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时几乎很少进入相持阶段,在每场比赛的表格中王楠三场比赛中相持段的使用率分别是%18、%7、%6,而郭跃的五场比赛使用率分别是%12、%5、%9、%9、10%,都是在一个很低的比例上。虽然使用率低,但是效果却非常理想,几场比赛的平均值下来王楠郭跃分别是50.3
45、%和55.4%。这就是左手运动员相持中在线路上的优势,两人都能很好的利用正反手的两条大斜线来压制对手直到得分。尤其是反手位的这条斜线,因为反手站位近出手后球的速度更快因此威胁更大。而在发抢和接发抢这两项前三板技术的使用率却达到一个很高的比例。这说明两人作为左手运动员都是以前三板进攻为主,两人在发抢段第一板进攻时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对手的中路,这是左手运动员在发抢段对右手运动员很有利的牵制威胁,是左对右在线路上的极大优势。但在发抢段的从表9中
46、的得分率平均值王楠做的并不理想,郭跃也是勉强及格。主要原因是俩人的发球变化并不多,这就导致对手能很快的适应,并加以控制使其发抢段的得分率下降。王楠的发抢段主要是以速度和落点,由于发球的变化不多,对手适应后将其控制,</p><p> 3.2 王楠和郭跃对颗粒胶皮快攻结合弧圈型和削球型打法的前三板和相持战术运用特点解析</p><p> 3.2.1 王楠对孙晋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
47、分析(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 </p><p> 表10 王楠对孙晋比赛数据统计表</p><p> 王楠1比3对孙晋(11,-8,-8,-9)</p><p> 比赛由江苏无锡山禾的孙晋对阵辽宁本钢的王楠,孙晋也同是左手横板运动员,正手是反胶反手生胶以快攻型打法为主的运动员,反手位的实力比较强旋转变化多
48、。是横拍快攻打法的典型代表之一,由于孙晋早已淡出国家队,她的反手弹击让王楠很不适应,从比赛开始孙晋比分一路领先,当比分打到10比8时,王楠强加强了发球抢攻,以13比11反败为胜,孙晋在开局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毫不气馁,在比赛的最后阶段扭转比分,以11比8、11比8、11比9连扳三局,在发球段王楠的使用率是比较高的达到41%,但得分率上并不理想。在相持球中孙晋的节奏变化比较多,反手球的主动失误很少,这也让王楠很难从对方的反手突破。</p
49、><p> 从这场比赛中可以看出对手生胶的打法,从节奏上限制住王楠各项技术的发挥,王楠想多以前三板来解决问题,这一点从表格的数据中就可看出,但是效果不佳。说明王楠的前三板技术在对节奏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好,习惯了自己对反胶的进攻节奏。进去相持阶段,也是被对手生胶的节奏变化控制住,使用不高,效果不理想。</p><p> 3.2.2 王楠对李佳薇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新加坡公开赛)&l
50、t;/p><p> 表11 王楠对李佳微比赛数据统计表</p><p> 王楠4比2对李佳薇 (-7,8,-10,7,2)</p><p> 综关整场比赛,在以往跟李佳薇比赛中,王楠经常被对手的反手控制住她的正手大角,而这一局王楠吸取经验教训,一开始就从李的正手突破,但对手的正胶回球似乎不是很适应,失误比较多。遗7;
51、11的比分先失一局,很快在第二局的比赛中王楠开始调整节奏这一局王楠在发接发方面比较好,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接发球的得分率达到了56%,控制了对手的进攻,同时对手主动发力的失误多了一些,但是局面还算比较均衡,王楠在机会把握上好一点,在后面的比赛在中王楠打得比较积极主动,战位上离台比较远了一些,主动去形成相持,在相持中以速度和落点压制对手,不再过分跟对手斗近台和小球,李佳薇原来感觉很好的正手似乎失去了命中率最后一局李佳薇打得有点消极,只用两面
52、封堵来打,明显缺少主动发力的球了,可能还是受第三局没有拿下的影响,王楠主要赢在及时的改变战术,敢于从正手位突破。</p><p> 3.2.3 王楠对陈晴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世乒赛热身赛 )</p><p> 表12 王楠对陈晴比赛数据统计表</p><p> 王楠3比0对陈晴(-3,-6,-8)<
53、;/p><p> 陈晴在各大比赛赛前时她就被列为重点队员,可能在国内她的成绩跟其他几个重点球员相比稍有差距,但她在国际上的战绩不错,也因为她的特殊打法。她作为一种打法类型,尤其在对付削球上非常有利。我们的主要对手韩国队以及白俄罗斯都有很不错的削球运动员。陈晴在团体赛中可以发挥奇兵的作用,也为外国选手对付我们增加了难度。他在与王楠的比赛中王楠显示出了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抓住对方的落点和节奏,从表12中就可以看出发抢段和接
54、发球段都显示出了比较高的状态,很少打入相持段。在发抢段和接发段的处理非常好尤其是发完球后的这一板进攻,速度和落点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得分率上也达到了68%和58%的很高成绩。这就是左手运动员的主要杀手锏,以发球的旋转和落点牵制对手来给自己下一进攻制造绝佳的机会。王楠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没有给陈晴任何机会,直落三局轻取对手。</p><p> 3.2.4 郭越对帕夫洛维奇三段得分率使用率的统计分析(世乒赛女
55、团)</p><p> 表13 郭跃对帕夫洛维奇比赛数据统计表</p><p> 郭跃3比1对帕夫洛维奇(6,6,-9,6)</p><p> 郭跃对削球手维克多莉娅帕夫洛维奇,郭跃比赛一开始打得非常耐心,凭借着左手握拍的优势连续用正手弧圈球拉帕夫洛维奇的中路,取得3比1领先。随后帕夫洛维奇加强了削球的旋转 ,在比分
56、打到5平时郭跃没有慌乱,连续拉帕夫洛维奇正手大角度,给对手制造困难,郭跃11比6顺利拿下第一局。在第二局郭跃依然是强攻帕夫洛维奇的正手位对角,伺机追求变化冲中路,2比0开局。在这场比赛中郭跃还是处理的比较果断积极的。</p><p> 3.2.5 综合分析:</p><p> 表14 王楠和郭跃对颗粒胶皮快攻结合弧圈型和削球型打法的前三板和相持平均值</p>&l
57、t;p> 王楠郭跃在面对颗粒胶皮快攻结合弧圈型和削球型打法时,都会很好的利用自己的发抢和接发抢的前三板技术来取得胜利,因为在对颗粒打法进入相持阶段时,颗粒的击球速度远远要高于反胶的击球速度,而颗粒较长的胶皮在相持中的弧线会很诡异,不容易把握旋转和节奏。削球进入相持段就等于是进入了自己的防守领域。从表14中可以看出王楠郭跃面对颗粒胶皮快攻结合弧圈型和削球型打法时相持段的使用率同样很低分别是8.1%和11%,但得分率却很优秀分别是5
58、5%和87%。这就说明王楠和郭跃在极少进入相持段的情况下能发挥出左手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和线路优势,以中路牵制结合两条很大的斜线,调整身体的站位来增加速度,就能达到最理性的效果。相持段使用率少,相对的前三板技术使用率就一定会高,表14中也体现出了这一点,王楠的发抢段和接发段使用率分别是44.3%和45.3%,郭跃的发抢段和接发段使用率分别是44%和44%,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两人技术的重中之重还是在前三板的技战术上,王楠发完球的两面的上手速
59、度非常快,郭跃的正手攻击能力非常强,结合上左手运动员的自身优势,很容易在前三板上就解决对手。而王楠郭跃在前三板中的半出台抢拉技术是左手运动</p><p><b> 4 结论与建议</b></p><p><b> 4.1 结论</b></p><p> 本文对王楠和郭跃俩名左手横板在对右手横拍直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
60、快攻型打法和颗粒胶皮快攻结合弧圈型和削球型打法的前三板和相持战术运用特点进行技术解析和研究,通过对比赛录像的观察和统计,俩名队员的发球抢攻和接发球强攻的技战术都很突出、积极、进攻意识强,尤其是郭跃的正手上手速度和连续能力很快,爆发力强,步法跑动灵活。王楠在技术组合上非常的细腻,在相持段中整个解析下来使用率虽然不高,但得分率却异常理想。落点和节奏的变化丰富,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前三板上能给对方足够大的压力后主动进入相持段,这是在相持段得分率很
61、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前三板上的控制和反控制上处理的清晰果断。王楠的接发球上多以控制对方为主,在变化中寻找机会。郭跃在处理前三板上多以上手为主,力求抢先占据主动。</p><p> 在发球抢攻上是郭跃的主要得分手段,六场比赛中的得分率达到了良好的标准。主要的得分手段都集中在此段,郭跃的技术是以 “女子技术男性化”为特点,在场上作风硬朗,步法灵活,暴发力好,前三板和相持中的正手非常突出。王楠的前三板的处理球上很细腻
62、,从角度和落点上变化丰富,在发球接发球上正手的挑、撇、晃、拧都给自己创造出很多的机会。王楠在前三板的处理球上比小将郭跃在处理球上要更灵活多变,尤其是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更是经验丰富。郭跃在处理球上果断,出手速度快,但是和老将王楠相比还是缺少些控制球的变化。两人在发抢段第一板进攻时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对手的中路,这是左手运动员在发抢段对右手运动员很有利的牵制威胁,这是左对右在线路上的极大优势。前三板王楠郭跃在发球上的变化都不够丰富,这一点要深刻的
63、认识到,发球变化多会使自己在发抢段的得分率直线上升。</p><p> 在相持段上是王楠的优势的环节,但使用率并不高,在比赛中的得分率达到了优秀的标准,主要还是围绕前三板技术还进攻。在相持中王楠在中近台的正手回球速度快,节奏变化多,落点控制的好。在反手的运用上处理的也很合理。左手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右手握拍的运动员线路上的变化,是有着一定的优势的。在相持中左手的正反手位线路变大角度拉的比较开,王楠在比赛中很好的把握
64、和运用了这一特点,为自己创造出了很多机会。郭跃在相持中正手抢先上手的意识很强,这对步法的要求就非常高,这是很多女运动员很难做到的,她在相持中正手的质量和跑动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点。但是在相持上别的方面和老将王楠相比还要加强落点和节奏的变化。从上面十二场比赛的统计表格可以看出两人的相持使用率并不高,实际比赛中进入相持段很少,这也说明了两人在比赛中很注重在前三板技术的发挥,尽可能的在前三板去得分,来减少相持中过多的体力消耗。</p>
65、;<p><b> 4.2 建议 </b></p><p> 左手的站位有一定的优势,在对右手握拍运动员的比赛中,从角度上来看发球的动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是从比赛录像的观察中发现两人的发球比较单一,多以转不转居多,没有太多旋转和落点的变化。建议,11分赛制比赛要求进入状态较快,好的发球可以首先占据比赛的上峰,左手的运动员从站位角度,发球的线路上都有着一定的优势,所以建议加强
66、发球旋转和线路上的变化,发球的种类一定要多。发球技术是前三板技术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比赛中第一个带有攻击性威胁到对手的技术。发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抢段的效率。</p><p> 加强反手的进攻,左手横板运动员在反手位上也是有优势很大的优势,如果反手好,在相持中会体现的尤为明显。好的反手可以调动开对手的跑动范围,给自己创造出更好的进攻上手的机会。从录像观察中发现两人的正手拉球的旋转变化都很强,反手的速度都
67、很快,但是在衔接和变化还是显得比较薄弱一些。建议加强反手的上手进攻能力,和击球质量。尤其是反手位对右手正手位的这条大斜线,是左手运动员在相持段线路上的一大优势。</p><p> 要提高接发球的第一板控制能力,主要是摆短和挑。接发球的摆短,最主要的环节是要抢到第一时间击球,在球刚刚起跳时就要击球。击球时身体重心前迎,用腰控制前臀,手腕在接触球的瞬间突然向下发力,和球往上跳的力形成合力。这样就使摆过去的球很转,使
68、对方不敢轻易挑,只要对方回摆,就有机会抢冲。接发球的方法和变化要多,要结合下一板的进攻来制定整体的套路。这是为自己创造在接发球段进攻效率的保障。好的接发球,能在第一板就能压制对手的进攻,从而给自己创造出进攻的机会,来抵消对方的发抢段的进攻。接发球第一板不需要狠,但一定要稳,对对方发球的旋转和落点判断一定要准确,这就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去体会各种发球不同的旋转来锻炼。</p><p> 正手,是乒乓球所有技术中杀
69、伤力最大的一项技术。所有无论是在前三板阶段还是在相持阶段,正手都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得分点。对于正手的要求就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正手的不断加强才能使自己无论在前三板阶段还是相持阶段都能威胁住对手。</p><p> 发球后的抢攻训练主要强调落点、线路的变化和抢攻的质量。一般的发抢训练都是围绕着左半台进行,右半台只是起到牵制作用。随着技、战术的变化,比赛中从右半台发起抢攻的使用率越来越大。发抢训练必须加强发正手位短球
70、后抢攻的训练,这是发抢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由于有反手位底线长球和小三角的牵制,接正手位近网短球时身体重心上不去,手在接触球时离身体很远,不好控制回球的落点,容易出机会被对方抢攻。发球后第三、五板球的衔接是发抢更高层次的要求。随着控制与反控制技术的发展,接发球经常采用摆短和晃、撇等方法来控制对方的发球抢攻,因而给发抢带来更大的难度。在对方摆短和晃撇不能上手的情况下,这一板球的处理以及下一板球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就使发球
71、抢攻技术更加丰满,不仅能够直接进行发球抢当对方控制时也能通过反控制再进行下一板的抢攻。 </p><p><b> 参考文献</b></p><p> [1] 完全上海. [J]乒乓世界,2005,(6 ) : 34</p><p> [2] 张晓蓬.如何适应左手的战术 .[J]
72、 乒乓世界,2002,(5)</p><p> [3] 苏丕仁. 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p><p> [4] 李克非. 郭跃:成长的烦恼[J] 乒乓世界,2007,(1):10</p><p> [5] 吴敬平.发球抢攻新体系与接发球“一体化”.[J].乒乓世界,2002(2):32</p><
73、p> [6] 马为民,章司路.对波尔乒乓球技战术发展趋势的评析[D].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5)</p><p> [7] 石小娟. 王楠创造自己的时间. [J]乒乓世界,2005,(2):89</p><p> [8] 赵贻贤,等. 乒乓球研究.[M].新疆科技为生出版社.2001</p><p> [9] 王金灿,李淑芳.中国乒乓球
74、运动员选材现状和发展. [D].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9)</p><p> [10] 宋斐.王楠,短发也飘飘.[J]乒乓世界.2005,(2) :18</p><p> [11] 乒乓球长盛的训练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p><p> [12] 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p&
75、gt;<p> [13] 张明如.乒乓球前三板的训练.[J]乒乓世界,1993,(3)</p><p> [14] 蔡继玲,吴修文.乒乓球.[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9</p><p> [15] 李今亮,赵霞,张潮辉.新规则对世界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趋势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p><p> [16] 吕琦.
76、细说乒乓球的意识.[J].乒乓世界.2004,(4)</p><p> [17] 施之浩.施之浩专栏.[J].乒乓世界.2006,(10)</p><p> [18] 史瑞琴.浅谈乒乓球运动员技术风格的培养.[D].山西体育科技2001.(4)</p><p> [19] 蔡振华.横拍进攻型打法之我见.[J].乒乓世界1999,(6):12</p>
77、<p> [20] 陈洁.王楠正手弧圈球及还原动作解析.[J].1999,(9): 25</p><p> [21] 胡乐咏 ,凌群立.左撇子的美丽与哀愁.[J].乒乓世界,1999,(9):26</p><p> [22] 刘瑞平.乒乓球赛前的心里准备.[D]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 </p><p> [23] 陈启湖.接发球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众赏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对中国乒乓球队优秀女子左手横板运动员的前三板和相持技战术分析【开题报告】
- 对中国乒乓球队优秀女子左手横板运动员的前三板和相持技战术分析【文献综述】
- 对中国乒乓球队优秀女子左手横板运动员的前三板和相持技战术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 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相持段技战术分析.pdf
- 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前四板后转相持段技战术特征研究.pdf
- 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前三板”技战术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pdf
- 对三名世界优秀男子横板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分析.pdf
- 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相持段技战术分析.pdf
- 世界优秀乒乓球直板运动员前三板技战术运用规律及趋势研究.pdf
- 世界优秀左手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分析.pdf
- 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特点分析.pdf
- 对三名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分析
- 优秀男女横板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特征的对比分析.pdf
- 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相持段技术特征分析
- 对三名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分析.pdf
- 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丁宁的技战术特征分析.pdf
- 对世界著名乒乓球男子横板运动员反手进攻技战术特点的分析.pdf
- 对优秀女子乒乓球削攻型打法运动员的技战术分析.pdf
- 世界优秀乒乓球女子双打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pdf
- 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相持段技术特征分析.pdf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