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视应力的研究.pdf_第1页
已阅读1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利用四川和云南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记录资料,根据布伦位错模式的波谱分析理论,在时间域内将波形数字记录首先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带通滤波,快速富氏变换,扣除仪器幅频特性;经反变换,回到时间域,给出数字波形时间序列,选取所有方向的整个s波段数据;二次变换到频率域内计算速度和地动位移的功率谱积分,进而求得各台站记录的地震波辐射能量和视应力等震源参数。
  在频率域内计算了2000年5月到2004年8月成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24个3级

2、以上地震的视应力等震源参数,分析了四川地区地震视应力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并比较各震源参数之间的关系。
  分析结果表明,σapp值的相对高值区分布在四川南部的川滇交界和北部的川甘交界一带。四川地区地震辐射能量ES与地震矩M0,应力降△σ与视应力σapp,视应力σapp与震级ML大体成正比。其中地震视应力与震级数据分布较宽,地震视应力σapp与破裂尺度ra的关系也较分散。
  鉴于2001年以来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地震活动增强,连

3、续发生4级以上地震,形成中等地震条带,打破了多年以来的地震空区,对此带的地震视应力做了专门的研究:一是分震级区间研究了视应力值沿安宁可-则木河构造带的分布,二是研究了该构造带上中等地震的震源谱及参数差异。分析结果认为,安宁河构造带视应力相对则木河带更高,石棉-西昌段存在潜在的地震危险性。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了鲁甸(2003年11月到2004年8月)、大姚姚安(2000年到2003年)地震序列的地震视应力,讨论了视应力等震源参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众赏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