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暴露方式和基础肝病对二甘醇中毒影响的实验研究.pdf_第1页
已阅读1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研究背景及目的: 在医学史上发生食物或药物中毒事件很多,且在药品安全性方面人类曾经付出沉重代价。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 DEG)中毒既涉及食物中毒,也涉及药物中毒,并先后在国内外引起了数十起中毒事件。2006年发生在中国和巴拿马的中毒事件已引起政府、医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DEG又称二乙二醇醚或乙二醇醚。化学式:HO-CH2-CH2-O-CH2-CH2-OH,DEG是一种有毒的化工原料,

2、主要来自于环氧乙烷(EO)水合生产乙二醇(EG)的副产物,反应产物中含量约占8-9%。DEG主要用于工业溶剂、发动机防冻剂、软化剂、烟草或牙膏的湿润剂等。人类主要通过服用混有DEG的药物、酒精、防冻液或刹车液等而引起中毒,偶有经皮肤吸收及呼吸道吸入而中毒的报告。多数中毒事件为急性中毒,其致死剂量约为0.5-5.0 g/kg,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迟发性神经系统表现。DEG的这些毒性作用也能在许多动物,包括小鼠、大

3、鼠、猪和兔子等实验中所证实,其中毒表现与人类类似,且在不同动物种属间也无明显差异。此外,在部分人类中毒报告中和动物试验中还发现有肝脏损害的表现,如黄疸、肝脏肿大和肝脏相关血清酶学异常,如ALT和AST升高等。 大鼠灌胃研究证实,大部分DEG经口进入大鼠体内,在24h内以原型从尿中排出,其余10-30%以单一的代谢产物HEAA出现在尿中。这表明DEG与其他醇类所不同,其醚键在代谢过程中并没有被破坏,其中毒机制也可能大为不同。目前主

4、流观点认为,DEG首先在体内被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代谢成第一次氧化产物(2-羟基乙氧基)-乙醛(2-hydroxyethoxyacetaldehyde,HEA),后者快速在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的酶作用下氧化成(2-羟基乙氧基)-乙酸,2-hydroxyethoxyacetic acid,HEAA)。 2006年发生在我国的。DEG中毒事件主要涉及

5、肝病患者,DEG对肝脏的影响和基础肝病对DEG中毒的影响受到关注。因含有大量的ADH和ALDH,以及在醇类,如乙二醇和丙三醇的代谢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肝脏可能也是DEG代谢的主要场所。另外,在肝功能受损时,肝脏的ADH和ALDH的活性会明显降低。这些事实说明基础肝病可能改变DEG代谢的途径,从而影响DEG的中毒效应。 总之,尽管DEG对人和动物的肾毒性作用相对明确,但DEG经胃肠外中毒的特点,以及基础肝病对DEG中毒的可能影响,

6、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以SD大鼠为对象,首先系统地比较了腹腔注射和灌胃两暴露方式的中毒差异,然后采用肝硬化模型大鼠来研究DEG毒性代谢特点和探讨基础肝病对DEG代谢和中毒的影响等。 2.材料和方法: 2.1不同给药途径引起大鼠急性肝肾中毒的比较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腹腔注射(IP.组)和灌胃(PO.组)DEG8 ml/kg,于暴露前和后第1、4、7和14天采血测CO2结合率(CO2CP)、肌酐(

7、SCR)、尿素氮(BUN)、谷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收集死亡大鼠及第14天处死大鼠的肾和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2.2基础肝病对DEG中毒的影响研究根据文献构建肝硬化动物模型,模型组大鼠随机分成6组,M1-M6,每组10只大鼠。对照组随机分成5组,C1-C5,每组5只大鼠。在DEG暴露前分别收集24h的尿量和0.5 ml血样本用于生化检测。M1到M4和C1到C4组大鼠分别于DEG 4ml/kg注射后的第

8、1,2,5,8天处死。在处死前收集24小时尿液和从大鼠尾静脉采集0.5ml血样本检测生化指标(ALT,TBIL,CO2CP,BUN,SCR),同时收集死亡大鼠或处死大鼠的肝脏和肾脏组织检测ADH,ALDH活性,DEG浓度等,并制作病理切片。 3.结果: 3.1 不同给药途径引起大鼠急性肝肾中毒的比较IP组的死亡率26.7%(4/15),PO.组无死亡。在暴露后第1天,IP.组的BUN、SCR.和ALT水平分别为PO.组的

9、2.28倍、2.91倍和3.25倍(均为.P<0.01),其CO2CP下降也显著(13.33+5.97 vs 22.23±1.37,P<0.01)。第4天,IP.组的TBIL水平显著高于PO.组(89.76±45.48 vs 44.63±7.59,P<0.05)。第14天,IP.组和PO.组存活大鼠的各生化指标均恢复到暴露前水平。IP.组死亡大鼠的病理改变主要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和肝细胞溶解坏死,而第14天处死的两组大鼠肾和肝脏病理损害均不

10、明显。 3.2基础肝病对DEG中毒的影响研究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在暴露后第2天的CO2CP相对较高,而BUN、SCR和ALT水平相对较低,且第8天后的死亡率也比对照组低。病理提示模型组和对照组肝肾组织大体标本体积均增大,且均出现肝细胞变性和坏死,但模型组的肾小管变性和坏死的程度却比对照组轻。模型组大鼠尿中DEG第1天的排出量明显多于对照组(46.65±8.79 mg vs.18.88±6.18 mg,P<0.01),但模

11、型组中血和肝肾组织中的DEG浓度相对较低。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的ADH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再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肝ADH活性与血SCR水平正相关(rs=0.582,P<0.01)。 4.结论: 本研究观察到,单次剂量为8.944g/kg的DEG腹腔注射除了能产生肾功能损害、代谢性酸中毒外,还可以导致明确的肝损害。同等剂量DEG腹腔注射比灌胃给药可产生更强的中毒反应,提示临床上不仅要考虑DEG剂量的影响,还应考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众赏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