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rrespOndi ng St udy on Sect i onal Anat omy and CT、
Images of Lumbar Spi ne
Post graduat e
Gao—Li ng Li
Supervi sor
obj ecti ve
To provi de anat omi cal and CT、MRi mage dat a
morphol ogi c
st ruct ure
observi ng
measuri ng
speci men andCT、MRi mages.
Three l ocal young men’s l umbar spi ne speci mens
have been st udi ed
axi al ,sagi t t al
respecti vel y.
One- hundred
fort y- seven peopl e’S MR i mages have been observed and
measured i n correspondi ng pl anes.
The rel at i onshi p of t he st ruct ure of l umbar spi ne
di fferent
el uci dat ed
and normal
reference di mensi ons of
t he di amet ers of l umbar
di amet ers of l at eral recess,di amet ers of di sc- fl ava l i gament
space,post eri or
di sc hei ght ,forami nal
demonst rat ed.There
si gni fi cant
di fference
di amet ers of l umbar spi nal i n CTW
350 L50 di sc pl ane and
1500 L 400 over pedi cl e pl ane.There i s no si gni fi cant
di fference bet ween di amet ers of l umbar spi nal i n CT W350
L50 and MR di sc
pl ane.There
si gni fi cant
di fference
between di amet ers of l at eral
recess and di sc—fi ava l i gament
space i n same spi ne secti on.
95%l owl i mi t di menfi on i n di fferent l umbar spi nal sect i on(mm)
There i s no si gni fi cant di fference i n Ll - L2,L2- L3,L3- L4,L4- L5
post eri or
hei ght ,but
si gni fi cant
di fference
between LI- Ls and Ls- S1 post eri or di sc hei ght.95%l owl i mi t
di mensi on of
post eri or
3.65 mmi n
2.14mm i n Ls- S1,95%l ow l i mi t
di mensi on of forami nal
3啦士学位论文
15.62mm i n
Lj —Sj .Li ner
correl at i on
demonst rat ed bet ween di sc hei ght and forami nal
L1_Ls and Ls- S1.
Concl usi on
t herefore, t he st udy of l umbar spi ne speci mens
and measurement of CT、MR i mages are wel l
est abl i shed
di agnost i c
and t reat ment ai
pat i ent s
l umbar spi ne di sorders.
saggi t t ai di amet er of t he spi nal canal
di sc- fl ava l i gament space
下腰痛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80%的成年人或早
晚或轻或重都要受到腰腿痛的困扰。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及各种影像技术
的发展,人们不仅从形态结构方厦,而且也从功能和代谢方面对引起下
腰痛的病因、病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
脊椎滑脱,小关节病等。但由于目前许多疾病尚未建立严格统一的诊断
标准,对于影像所见的描述和分类也不够规范,再加上过分依赖于影像
学检查而不结合临床表现,导致了许多诊断和外科决策的失误。¨ 1
CT、MRI等断层影像的依据是人体解剖,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发展无
疑将使影像诊断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促进治疗手段较快的发展。为此,
断层解剖这一大体解剖形式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美国国立医学图书
馆完成了宏大的人体可视计划;国内也相继出版了不少断层解剖图谱专
著,但纵观这些断层解剖的研究,头颅及内脏的研究较多,脊柱显得较
少,而且脊柱断层解剖的研究也较浅,描述的多,结构量化较少,以至
于在CT、MRI等影像诊断中多采用外国人的数据或无数据可依。‘21查阅
以往关于脊柱结构的解剖研究报导,多见一些关于腰椎体、椎间盘,脊
神经根,椎间孔的大体研究指导。n1因此,针对目前临床常见的一些CT、
MR的影像表现与临床诊断符合等问题。从人体脊柱腰段标本的断层角
度,结合CT、MR影像资料对于脊柱腰段的解剖结构,如椎管、黄韧带、
关节突、神经根及其通道,进行详尽的描述,并将某些结构的值进行量
化,为临床提供资料,将会进一步提高下腰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1.脊柱腰段标本:选择3例年轻男性尸体(年龄分别为21岁、18岁、
28岁),脊柱腰段完整,外观无明显病变,福尔马林固定的标本,截取
脊柱腰骶段,行x线检查示腰骶段无畸形,无椎体后方骨质增生,无
移行椎及骨病等病变后,仔细去除标本周围软组织,先观察椎间孔的
形状及其与相应神经根的关系,随机选择标本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冠
状面断层,对脊柱标本进行观察及测量。
1.1横断层面标本:标本经.20*(2冷冻后分别沿椎间盘中部平面,椎弓上
切迹平面,椎体中部平面,三个层面进
行横断面观测。‰51(图1)
1.2矢状断层面标本:标本.20"C冷冻后,
经正中矢状面及经左右椎弓根与正中
矢状面平行之旁矢状面断层,对断层面
1.3冠状断层面标本:去除标本后部结构,保留椎弓根,自后方显露硬
膜囊及相应的神经根,解剖观察Lt—Sl 脊神经节的形态位置及毗邻。‘6’
选择100例于山医二院行腰椎CT检查患者的CT片,其中男女各
50例,均为德国产西门子PLUS 4螺旋CT机扫描,扫描层厚5mm。
要求各例均有L3一Sl 平行于椎间隙的椎间盘正中切面软组织窗扫描层
面( w350 C50)及椎弓上切迹平面的骨窗扫描层面(w1500 C40),
各扫描层面椎管与神经组织显影清晰。于其中选择男L3—L4图像38幅
(平均年龄38.5岁),L4一L5图像29幅(平均年龄36.4岁),L5一S1
图像34幅(平均年龄36.8岁),女L3一L4图像36幅(平均年龄39.7
岁),L4_一L5图像27幅(平均年龄37.9岁),L5一sl 图像35幅(平均年
龄38.6岁),经两名影像医师及一名骨科医师诊断无椎间盘突出,椎管
狭窄等病变后进行测量。测量工具为游标卡尺,精确度0.02ram,并将
所测值乘以CT标尺换算成实际值。椎间盘平面进行中央椎管矢径、盘
黄间隙前后径的测量(图2)181。椎弓上切迹平面进行中央椎管矢径、
骨性侧隐窝矢径的测量。”“o’
MRI资料:选择47例于山医二院
行腰椎MRI检查患者的MR片,检
查所有MR机为日立AIRIS.Ⅱo.3T
巍“;,瓤薹辘h.。錾囊
值乘以标尺换算成实际值。
l 脊柱腰段标本各断面的形态观察及测量
1.1横断层面标本的观察:L1,2椎管呈椭圆形,从L3开始,椎
管渐里三角形,L5-Pf朝4,其向两侧凹陷部分的前壁是椎体后面的
侧份,外侧壁为弓根内侧面,后壁为弓根与椎板结合部韵前面,radi i
与中央椎管以纵行的黄韧带附丽嵴为界,其主要内容为通过其内的神
经根(图4、图5),有关测量结果如下:
横断腰椎标本经椎体中部平面椎管及内容测量(tri m)
14.82
21.48
12.44
20.02
6.4.2
6.42
7.68
7.62
7.12
3.54
7.14
3.56
7.14
7.12
7.38
7.26
7.32
7.32
9.22
9.22
3.58
3.58
3.78
3."/6
4.94
4.48
5.56
5.4-8
0.50
0.50
0.50
0.52
0.67
0.61
0.60
0.59
椎间盘正中横断面:此断面可见相应神经根位于椎间盘侧后方
≤汜、;童豁i 氯曩≯数。
f,,l,D●,●l●^
在L。及S。可见下位椎骨上关节突的前内方,有较细小的下位节段神经
根,其距前方的椎间盘纤维环及后方的下位椎骨上关节突,都只有很
椎弓上切迹平砸:此平面见相应神经根位于椎管侧份,紧贴椎弓
根而行走,并见与其相伴行的血管(图7)。
1.2矢状断标本的观察:
经椎间孔的矢状切面观察见带有软组织的椎间孔呈上部宽大,下
部狭小的倒泪滴状(图8),其横径(上份最宽大处)自上向下逐渐增
8.7mm,L2.3
9.9mm,L3.4
10.9mm,L4.5
11.7mm,
L5一sl ,14.2mm其纵径则自Ll - 2至腰L3.4逐渐增加,而自L4.5至L5.sl
又减少:L1.2 12.6mm、L2.3 16mm、L3.4 18.7mm、L4.5 18.3mm、L5Sl
13.7mm。左右侧无明显差异,椎间孔宽大的上份有相应神经神根及伴
行血管走出,神经根自后上内行向前下外,与前内方的椎间盘纤维环
紧邻,神经根直径自上向下逐渐增加:L1 3.2mm、L2
4.1mm、L3
4.3mm、L4 4.7mm、Ls 4.5mm。
.1.3冠状面标本豹观察(图9):
神经节的形态:腰骶部脊神经节于相应神经根上,呈均匀梭形膨
大,其长度Lrst逐渐增大,L1
5.62ram,I- a 7.44mm,Ls
9.76mm,L4
11.76mm,Ls
13.92 i Tl rn,Sl 12.06mm。神经节中央直径自L1一S1亦里逐
3.94mm,L2 4.26mm,L3
5.28mm,L4 5.28mm! :L5
5.94mm,Sl
5.84mm。
神经节的位置:以神经根自硬膜囊发出点的腋部为标志测量其与
相应神经节近端的距离,自L1一s1逐渐增大:L1 4.94mm,L2 5.72mm,L3
7.52mm,L4 9.06mm,L5 1 1.14mm,S1 12.06mm。
神经根离开硬膜囊的角度:用量角器测量神经根象开硬膜囊的角
度,见其角度呈逐渐减小:L1 41.3。,L2 36.7。,L3 36.2。,L4 39.5。,L5 39.3
。,S1 23.4。。
CT经腰椎间盘正中切面软组织窗椎管矢径及盘黄间隙矢径测量
值如表一所示,椎管矢径男女之间经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P值均大于O.05。即男女之间经椎间盘正中切面椎管矢径值在统
计学上无显著差异,为同质样本,将其合并计算均数。盘黄间隙矢径
左右侧之间经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P值亦大于0.05。
左右侧盘黄间隙矢径值为同质样本,将其合并计算均数后进行男女之
间盘黄间隙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P值仍大于O.05,男女
盘黄间隙矢径值亦为同质样本,可将其合并计算。
CT经椎弓上切迹平面骨窗椎管矢径及侧隐窝矢径测量值如表二所示。
椎弓上切迹平面椎管矢径均值男女之间经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
的t检验,p>0.05,即男女之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为同质样
本,将其合并计算均数。侧隐窝矢径值左右之间经成组设计的两样本
均数比较的t 检验,p>0.05,即侧隐窝矢径值左右之间在统学上无显
著性差异,为同质样本,将其合并计算均数后进行侧隐窝矢径值男女
之间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p>0.05,侧隐窝矢径男女
表I腰椎CT经椎间盘正中切面椎管矢径及盘黄间隙测量值x±S
17.02±2.369
16· 984- 2 527
15 36- - +2 855
17 26- - +3.333
16 40- +3 692
15 36_+3 425
2.92- +1.257
2 64- +I 452
2.97- +1 425
2 78+1.266
249±1.419
2 70±1 329
3· 72±l · 206
2.56- +I· 249
2.83- - +1.618
6.70- +1.313
622+l
6.04- +1.309
;..,8。0±-+。1街.42,8
:.,0。8士-+。1Ⅲ.38;
:.∞26±-+¨ 1.3:06。
—————二二——.!L一!:!!圭!:!!!!:!!圭!:!!!!:!!圭!:!!1
MRj 资料的测量结果
MR/经椎间盘正中切面椎管矢径及盘黄间隙矢径测量值如表三
所示,盘黄间隙矢径值左右侧经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p>0.05,左右侧在统计学无显著差异,为同质样本。将其合并计算均
———』!璺苎竺竺竺堡塑查里!塑里堡竺叁丝墨苎苎塑壁型苎苎兰圭!!!竺!
———————±兰L一! ±
6.72- +2 298
15.94- +2 333
15.43- +2.824
3.29- +1.458
2.298- +1.114
3.055:1, 432
2.815- +1.548
1.815- +1 121
2.84±1.012
竺型焉 竺竽焉 型兰。
孔高度测量值如表四所示,经L1一L2至L5一s1五个样本均数间每两个
均数的q检验,Ll —L2,L2一L3,L3一L4,L4_L5四组间椎间盘后高度
俩俩比较P值均大于O.05,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此四组与
L5一S1椎间盘后商度相比,P值均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椎间孔高
度Lr—L2至L5一Sl 五个样本均数间每两个样本均数的q检验P值均大
MRI经椎问孔矢状面椎间孔测量值i ±S(mm)
▲最不与再它椎同盘后高度有显著差异p<0.05
Ll —L2,L2—L3,L3—L4,L4—L5四组共80个椎间孔作椎间盘后高度
与椎间孔高度相关关系分析,r为0.916,相关系数假设检验p<0.01。
Ll —L5椎间盘后高度与椎间孔高度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其散点图如
L5一Sl 椎间盘后高度与椎间孔高度相关关系分析,r为0.898,相关系
数假设检验p<0.01。L5- Sl 椎间盘后高度与椎间孔高度亦呈正的直线相
关,其散点图如图11。
在同一椎节段,cT椎间盘中央切面软组织窗,CT椎弓上切迹平
面骨窗及MR椎间盘中央切面测量椎管矢径及盘黄间隙、侧隐窝均数
i 溺h。囊菇曩鼢i :,囊
进行了多个样本均数间每俩个均数比较的q检验,如表五和表六所示。
结果显示在同一椎节段软组织窗椎间盘正中切面矢径和盘黄间隙前后
径CT与MR测量值无显著差异性,但两者均与骨窗CT经椎弓上切迹
椎管矢径及侧隐窝矢径有显著差异。
在同一椎节段,CT椎间盘中央切面软组织窗,CT椎弓上切迹平
面骨窗及MR椎间盘中央切面测量椎管矢径及盘黄间隙、侧隐窝均数
进行了多个样本均数间每俩个均数比较的q检验,如表五和表六所示。
表5不同方法椎管矢径测量比较( rrm)
▲与其它两种方法测量有显著差异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zs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a468发动机曲轴加工工艺与专用机床夹具设计【钻中心孔+斜孔】【7张cad图纸+毕业论文】【答辩通过】
- 【zs精品】【毕业论文】基于android的连连看的设计与实现(全套)
- 滚轮式脚踏式液压升降平台车设计
- 变速箱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铣面夹具】【5张cad图纸】【优秀】
- mjc02-039@法兰盘设计连续模设计
- 空气压缩机v带校核和噪声处理【13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 长春市五县2016-2017年高二上数学(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 平行光管平台平动机构solidworks三维
- 使用声发射传感器的低速轴承故障诊断【中文9600字】
- 连杆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设计【钻2-φ10.2双头钻床】【6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 ca6140手柄座工艺规程及钻14孔夹具设计[831015]【优秀机械课程毕业设计论文】
- 304 校园垃圾拾捡机器人控制机构设计【任务书+毕业论文+cad图纸+proe+答辩ppt】【机械全套资料】
- 【zs精品】218 拉深模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机械全套资料】
- 东风eq1135f19d中型货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汽车类】【9张cad图纸】【优秀】
- 连接座零件钻6-φ7孔组合机床设计及其说明书
- cm033-单耳止动垫圈冲压模设计【冲压模具+含cad图】
- 软岩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 【cm187】凹形垫片[调整片]的冲裁模具设计【17张cad图+proe三维图+ppt答辩稿+外文翻译+设计说明书】【模具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 2010年个人理财外文翻译--研究生个人理财态度的初步研究
- jx068组合机床主轴箱及夹具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