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维微流控微珠阵列芯片是一种新型的微量多元并行分析平台,它有机地结合了微流控技术、微阵列芯片技术以及微珠非均相识别技术。该平台设计灵活、操作简单、分析快速、试剂消耗量少、检测灵敏度高并可在单一通道内实现高通量的生物样品并行分析,在生物微量分析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开发和拓展一维微流控微珠阵列芯片的应用,使其发展成为一种通用的生物检测平台,本文从一维微流控微珠阵列芯片检测基因突变方面着手,以逐步发展高灵敏、操作简单、低成本
2、而且多用途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为研究主线,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发展了一种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杂交技术的细胞基因突变检测一维微流控微珠阵列芯片。该方法以构建的—维微流控微珠阵列为检测平台,以三明治探针杂交结构为检测模式,以热动力学差异为突变识别原理发展的一种能在常温下快速、高效、微量识别基因突变的新型分析技术。以抑癌基因p53包含的175密码子为对象设计合成了四条单碱基差异的捕获探针,并将其修饰到微珠表面,通过显微操
3、作将微珠转移到一维微流控芯片中。该一维微流控微珠阵列能够识别最低为40pM的靶核酸序列并实现单碱基差异的区分,并可于100个野生型靶序列中识别包含的1个突变型靶序列;该方法重复使用性能较好,微珠表面经过6次杂交和去杂交过程后仍然能够进行单碱基差异的区分,并且没有明显的信号损失;该一维微流控微珠阵列芯片能够直接使用细胞中抽提的总RNA进行肿瘤相关基因突变的检测,检测了肿瘤细胞A549、CNE2及SKBr-3三种细胞系p53基因175密码子
4、的突变情况,芯片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采用“Sandwich”杂交模式避免了目标序列的标记过程,使实验过程更加简化而且成本降低。整个实验过程只需要2-10μL样品溶液。本实验不仅证实了一维微流控微珠阵列用于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的可行性,并且为使这一新型的微珠阵列发展成为一种通用型的突变检测平台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2)发展了一种基于寡核苷酸连接分析技术的高灵敏低量点突变检测一维微流控微珠阵列芯片。该方法利用了高温连接酶高特异的突
5、变识别性能、微珠阵列的位置编码性能以及微流控芯片的物质传递增强性能,使得该方法体现出了良好的低量点突变识别性能。通过与芯片外的微珠连接突变识别信号的比较,一维微流控微珠阵列具有明显增强的突变识别灵敏度,能够识别1pM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并区分单碱基差异(信背比大于2)。使用该方法分别检测了A549、CNE2及SKBr-3三种细胞系p53基因175密码子的密码子类型,同时也高灵敏的识别肿瘤组织中存在的低量点突变,能识别1000个野生型目标序
6、列中存在的一个突变型目标序列。该方法直接使用PCR产物,不需要样品纯化、样品标记或者靶目标的再次扩增等步骤,使得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和反应快速的特点,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性。 (3)发展了一种基于Apyrase(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介导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延伸方法的一维微流控突变检测芯片并用于预测器官移植病人的类固醇类免疫抑制药物的依赖性戒除风险。首先以预测类固醇类免疫抑制药物的依赖性戒除风险高度相关的MDR1基因中C3435T和
7、G2677T两个多态性位点为基础设计合成延伸识别引物,并将其修饰到微珠表面,通过显微操作将微珠转移到一维微流控微珠阵列中。该方法能够识别30pM合成的靶核酸序列并区分单碱基差异(信背比大于2),用绝对值表示可以识别~10-17mol的靶序列。通过抽提血液基因组DNA、PCR及不对称PCR过程获得了包含检测位点的单链靶核酸序列,并在建立的一维微珠芯片内进行两个SNP位点的同时分型,PCR片段测序结果证实了该芯片结果的准确性。Apyrase
8、介导的一维微流控芯片体系能够为多元SNP检测提供一种价格便宜、高特异性、操作简单及稳定性好的检测平台。 (4)发展了一种新型基于碱性磷酸酶介导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延伸方法的一维微流控突变检测芯片。该方法利用了DNA聚合酶对3’匹配末端的延伸速度比3’不匹配末端的延伸速度快的特性,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能降解dNTP的酶,3’不匹配末端开始延伸时溶液中的dNTP已被降解,不产生延伸信号。因此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突变识别特异性,可以将匹配二
9、聚体从任意组合的单碱基不匹配二聚体中识别出来;该方法在微流控通道内的应用同样体现出高的突变识别灵敏度,可以识别0.1pM合成的靶核酸序列并区分单碱基差异,用绝对值表示可以识别~10-19mol的靶序列:以MDR1相关的C3435T及G2677T两个SNP为例,该方法也能同时检测多SNP位点,并产生正确的识别信号。 (5)发展了一种基于一维微流控微珠阵列芯片的滚环放大突变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寡核苷酸连接分析技术对基因突变进行识别
10、,并通过滚环放大技术产生可识别的荧光信号。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突变检测特异性,能实现各种类型突变的区分;另外该方法能够检测到0.03nM的合成靶序列。同时三种肿瘤细胞乳腺癌细胞(鼻咽癌细胞CNE2,乳腺癌细胞SKBr-3,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总RNA提取后,通过RT-PCR方法获得了包括p53基因中175密码子的核酸片断,并于芯片中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该芯片体系与滚环放大技术结合具有发展一种超高灵敏、微量及通量突变检测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众赏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4266.一维微流控微珠阵列芯片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 一维微流控微珠阵列芯片在核酸和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pdf
- 36745.一维微流控微珠阵列芯片在核酸和蛋白激酶分析中的应用
- RFLP-微流控芯片技术基因突变检测系统的建立.pdf
- 一维微流控蛋白质微珠阵列的制备、优化及应用.pdf
- 一维微流控微珠阵列技术平台的构建及其在蛋白表达分析中的应用.pdf
- 用于单细胞分析的微流控芯片研究.pdf
- 玻璃微流控芯片用于血液分析的研究.pdf
- 用于微流控芯片的压电薄膜微泵研究.pdf
- 微流控芯片中磁珠吸附机制研究.pdf
- 微流控分析芯片用于凝血检测的实验研究.pdf
- 用于细胞分析的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pdf
-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荧光增强微透镜阵列研究.pdf
- 阵列化微圆柱微流控芯片注塑关键技术研究.pdf
- 固定化酶阵列微流控芯片应用于药物代谢筛选的研究.pdf
- 用于细胞三维培养的微流控芯片设计与验证.pdf
- 微流控芯片单细胞分析.pdf
- 用于细胞筛选的微流控芯片的开发研究.pdf
- 用于微流控芯片液体驱动的仿叶结构微泵研究.pdf
- 微流控分析芯片的制作及流控特性研究.pdf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