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登革热防控技术江苏省登革热疫情2004年之前20世纪40年代东南沿海(江苏南通)2004年(兴化)新加坡归国人员导致本地疫情(30例)20052014年2005(4例)、2007(1例)、2008(5例)、2009(2例)20112014年报告27例;均为输入性病例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登革热DENGUEFEVER,DF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一、概况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一、概况分布广发病高危害重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以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印度、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较为严重;据WHO估计全球约有25亿人口的健康受到威胁每年约有5000万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其中约50万人为登革出血热。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一、概况诊治和防控难度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具有传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及严重类型(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病死率较高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一、概况诊治和防控难度大登革热的输入性、突发性,易致误诊、漏诊传染源“逍遥”传播,疫情报告、调查处理不及时,会造成疫情蔓延。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一、概况登革热可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如果未经适当的治疗,登革出血热的病死率可超过20;经过积极的支持、对症治疗,病死率可低于1。登革热可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在登革热流行期,易感人群的罹患率可为40~50%,甚至高达80~90%。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一、概况预防控制登革热的唯一有效措施是控制蚊媒切断传播途径目前尚无可以应用的登革热疫苗。控制蚊媒最关键环节是环境治理,清除蚊媒孳生地,因而登革热的预防控制绝非单一部门或单位或局部地区所能单独承担此重任的,需要全民参与。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一、概况全球登革热疫情分布最广传播最快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一、概况全球登革热疫情概况过去50年来登革热发病率增加30倍。每年超过100个流行国家新增感染约5千万至1亿WHO2012)。图1每年上报至WHO的登革热与严重登革病例平均数19552007与近年病例数20082010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一、概况121989年纳入乙类传染病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2005年来首次报告死亡病例我国登革热疫情形势异常严峻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二、病原学登革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脸RNA4个血清型ⅠⅡⅢⅣ不耐酸、不耐醚;脂熔剂(乙醚、氯仿等)可使病毒灭活对寒冷有较强的抵抗力;不耐热50度30MIN或100度2MIN均可灭。UV照射或X射线辐射可将病毒灭活。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三、流行病学登革热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登革热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登革病毒后,有一部分感染者不发病(隐性感染);但可产生病毒血症,比例高起到传染源作用;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三、流行病学猿、黑猩猩、大猩猩、猴等低等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自然宿主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雨林中存在丛林型疫源地,主要是通过栖息于树冠的伊蚊与低等灵长类之间传播、保存病毒为登革病毒自然疫源性的原始传播环节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三、流行病学主要是经媒介伊蚊叮咬吸血时将登革病毒传染给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生物学传播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雌蚊吸血后,病毒在蚊虫的中肠细胞繁殖,然后穿过蚊虫的中肠屏障经血淋巴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8~10天的外潜伏期后即具有传播能力;机械传播雌蚊可在叮咬有病毒血症的人时,如受到干扰更换宿主,可立即传播登革病毒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三、流行病学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三、流行病学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的交叉免疫力较差,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或多次感染或发病;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较为持久,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暂或不可靠。易感人群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三、流行病学登革热具有周期性流行特点登革热在缺乏免疫力的地区往往发生“来历不明”的暴发流行,迅速广泛传播;一个地区发生登革热流行后,随后3~5年有发生登革出血热的危险;广东省部分20世纪80年代出现登革热疫情的县区,90年代再次出现疫情,间隔多年后疫情集中的区域甚至乡镇相同或相近。流行特征时间分布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三、流行病学流行特征时间分布登革热流行季节与雨季相一致登革热在热带、亚热带地域可常年发病,但主要流行季节与雨季相一致,与蚊媒密度高峰一致;如为输入性传播则发病高峰依输入时间而可能有所不同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三、流行病学年龄分布登革热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但新老疫区有差异在新疫区或输入性流行区,所有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为主;在东南亚老疫区或地方性流行区,发病年龄多为儿童;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四、临床学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四种形式无症状隐性感染、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SS)临床上将DF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四、临床学病毒病毒血症单核巨噬细胞第二次病毒血症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潜伏期、产生抗体淋巴结肿大骨髓抑制血管通透性↑皮疹、出血炎性物质骨、关节痛发热等毒血症状发病机制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四、临床学临床表现潜伏期215天,平均56天,通常35天1发热急起(80)高热39~41℃短程2~7天不规则热或双峰热退1~2天,再发热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四、临床学临床表现骨、关节、头、肌肉痛程度重,又叫断骨热(BREAKBONEFEVER发热后出现,可持续数周四肢,关节及脊背极度疲乏,消化道症状颜面、颈、胸背充血伴发毒血症状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四、临床学临床表现2皮疹多型性、阶段性早期皮肤充血第3~6天出现斑丘疹或麻疹样,猩红热样分布于躯干、四肢,但手掌及脚底无持续3~4天,不脱屑血小板过低瘀点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四、临床学临床表现3出血5~8病日,25~50有不同程度或部位出血4、全身性的淋巴结肿大、肝肿大。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四、临床学临床表现△轻型低热,疼痛轻,皮疹少,淋巴结肿大,病程短,常被忽视。△重型早期类似典型登革热,3~5天后突然加重,出现脑膜脑炎,严重出血。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四、临床学临床表现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类型起病类似典型登革热,在发热过程中或退热时,常于病程的第5~8天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皮肤变冷、脉速,昏睡或烦躁,出汗,肝大,皮肤淤点或淤癍,束臂试验阳性,牙龈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或胸腔发热2~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发生多器官较大量的出血和休克,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肝肿大。多见于青少年患者,病死率较高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四、临床学临床表现登革休克综合征是登革出血热发展的结果在持续发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恶化并出现休克表现,可出现寒战、皮肤变冷、湿润、烦躁不安、口唇紫绀、脉速、脉压小于20MMHG,血压下降甚至不能测出等休克表现,如不及时抢救可于4~6小时内死亡。死亡原因主要是多脏器功能衰竭四、临床学并发症最常见的急性血管内溶血。精神异常心肌炎肝肾综合征中毒性肝炎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五、临床诊断一)诊断原则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二)诊断标准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五、临床诊断1流行病学史11发病前15天内去过登革热流行区。12居住场所或工作场所周围(如半径100M范围)1个月内出现过登革热病例。2、临床表现21突然起病,发热(24~36小时内可达39~40℃,部分患者表现为双峰热),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症状。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等。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五、临床诊断22皮疹于病程第5~7日出现为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针尖样出血性皮疹)或“皮岛”样表现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天~5天。23有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一般在病程5~8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紫癜及注射部位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五、临床诊断24消化道大出血,或胸腹腔出血,或颅内出血。25肝肿大,胸腹腔积液。26皮肤湿冷、烦躁、脉搏细数,低血压和脉压小于20MMHG(27KPA)及血压测不到、尿量减少等休克表现。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五、临床诊断3实验室检查31白细胞计数减少。32血小板减少(低于100109L)。33血液浓缩如白细胞比容较正常水平增加20%以上,或经扩容治疗后白细胞比容较基线水平下降20%以上;低白蛋白血症等。34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或IGM抗体阳性。35从急性期患者血清、脑脊液、血细胞或组织等中分离到登革病毒36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长。37应用RTPCR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登革病毒基因序列。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五、临床诊断病例分类41疑似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具备11,同时具备21。无1,但同时具备21、31和32。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五、临床诊断42临床诊断病例1、登革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4211疑似病例同时具备12、31、32。4212412同时具备34。2、登革出血热(DHF)登革热(421),同时具备32、33和23~25之一。3、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出血热(422)同时具26。43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42)具备35、36、37之任一项。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四、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登革热麻疹、风疹、猩红热、药疹、伤寒、流行性感冒、基孔肯雅热相鉴别;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败血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恙虫病等相鉴别。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四、临床诊断鉴别诊断1、麻疹有前驱期卡他症状,KOPLIK斑,皮疹从面部开始而且数量较多,淋巴结肿大和肝大少见。2、风疹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3、猩红热有明显扁桃体炎症表现,起病第二天出疹,白细胞增多。4、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有疫水接触史,有腓肠肌痛及压痛,淋巴结肿大,肾损害明显,白细胞增多,血沉加速,血培养可检出钩体,钩体血清学反应阳性。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四、临床诊断鉴别诊断5、肾综合征出血热有特定的流行区,鼠类接触史,明显的肾衰竭表现。6、败血症有原发性化脓性病灶或迁徙性病灶,白细胞显著增多,休克出现较早,血培养可阳性,抗生素治疗有效。7、恙虫病有野草接触史,典型焦痂或特异性溃疡,外斐氏OXK180阳性。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五、治疗(一)一般治疗及隔离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至完全退热为止;监测神志、生命体征、尿量,血小板,HCT等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五、治疗(二)对症治疗1、高热时用物理降温慎用止痛退热药对于病毒血症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5MG每日3次。2、有大量出汗、呕吐、腹泻而致脱水者应及时补液。尽可能使用口服补液不宜大量补液以防止出现脑炎样症状。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五、治疗(二)对症治疗3、有出血倾向者可采用一般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和K。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凝血酶、雷尼替丁等。4、脑炎样病例应及时快速注射甘露醇等脱水剂每6H一次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也可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西干及速尿与甘露醇交替使用。呼吸中枢受抑制者应使用人工呼吸机。5、镇静止痛可给与安定、颅痛定等对症处理。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五、治疗重症登革热的治疗除一般治疗中提及的监测指标外,重症登革热病例还应进行电解质的动态监测。对出现严重血浆渗漏、休克、ARDS、严重出血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五、治疗(三)登革出血热的治疗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儿童补液可按每日100MLKG内含等量生理盐水与5葡萄糖液。休克病例要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或代血浆但不宜输入全血以免加重血液浓缩。可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中毒症状和改善休克。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证据者按DIC治疗。在循环支持治疗及出血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监测及治疗;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六、预后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既往感染登革病毒史、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少数重症登革热病例可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解除防蚊隔离标准病程超过5天,并且热退24小时以上可解除。出院标准登革热患者热退24小时以上同时临床症状缓解可予出院。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七、医疗机构职责救治病人急性期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要求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治疗。病例救治与管理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病人治疗,卧床休息,要做好灭蚊防蚊工作。有条件的或重症病人要住院治疗并做好防蚊隔离。登革热病例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七、医疗机构职责防蚊隔离室要求应有防蚊措施,如纱窗、纱门、蚊帐,并在隔离室周围100米范围内每周杀灭伊蚊成蚊和随时清除伊蚊孳生地。标本采样及时采集病人(疑似病人)血液5ML分离血清送检。配合部门工作协助区疾控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二、今年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解乙类传染病网络直报标注登革出血热(DHF)或登革休克综合征(DSS)标注方式备注栏DHF或DSS需留意后续进展为DHF或DSS重症登革热备注栏注明“重症”以县(市、区)为单位,近5年首次发现病例者,应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七、医疗机构职责
下载积分: 6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52
大小: 5.52(MB)
-
简介: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7年8月第11卷第4期CHINJEXPCLININFECTDISELECTRONICEDITIONAUGUST2017VOL11NO4388临床论著北京市某区水痘疫苗2剂次接种方案实施效果评价及水痘防控策略探讨许翠平1陈春芝2李娟3【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水痘疫苗使用技术指南(试行)实施效果,探讨北京市水痘疫苗应用建议可行性,为进一步制定控制水痘疫情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统计北京市海淀区2010至2015年报告的水痘病例,采用Χ2检验对疫情资料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2010至2015年海淀区上报水痘病例共13548例,历年发病率分别为900510万、832410万、720010万、660710万、533910万和5072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至2012年组和2013至2015年组患者水痘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12、P<0001),其中4~7岁组、7~20岁组、20岁以上组患者水痘发病率分别为811910万和566210万(Χ2273823、P<0001),8323810万和3658910万(Χ2273823、P<0001),2583010万和1953710万(Χ225000、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中0~4岁组患者水痘发病率为2844910万和28227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P0883)。结论海淀区水痘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北京市水痘疫苗使用技术指南(试行)方案实施后,海淀区水痘发病率进一步下降。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能够有效提高易感人群保护率。【关键词】水痘;疫情;防控策略EFFECTEVALUATIONONTHEIMPLEMENTATIONOFTWODOSESVARICELLAVACCINEPREVENTIONCONTROLSTRATEGYINADISTRICTOFBEIJINGXUMUIPING1CHENCHUNZHI2LIJUAN31DEPARTMENTOFEPIDEMIOLOGY3DEPARTMENTOFDERMATOLOGYSHANGDIHOSPITALOFBEIJINGBEIJING100084CHINA2HAIDIANDISTRICTCENTERSFDISEASESCONTROLPREVENTIONOFBEIJINGBEIJING100081CHINACRESPONDINGAUTHLIJUANEMAILJUANLEE0731【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GUIDELINESOFVARICELLAVACCINEINBEIJINGTRAILTOEXPLETHEFEASIBILITYOFTHEPROTECTIVEEFFECTOFVARICELLAVACCINETOPROVIDEFURTHERVARICELLAOUTBREAKCONTROLMEASURESMETHODSACCDINGTHEDATAFROMTHECHINESECENTREFDISEASECONTROLPREVENTIONCDCTHEREPTEDCASESOFVARICELLAWERESTUDIEDANALYZEDINHAIDIANDISTRCTOFBEIJINGFROM2010TO2015RESULTSTOTALOF13548CASESOFVARICELLAVACCINEWEREREPTEDBYTHECDCOFHAIDIANDISTRICTINBEIJINGFROM2010TO2015WHILETHEANNUALINCIDENCEWEREGRADUALLYDECREASINGWITH900510000083241000007200100000660710000053391000005072100000RESPECTIVELYTHEINCIDENCERATESOFVARICELLAINPATIENTCOLLECTEDFROM2010TO2012FROM2013TO2015WERE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Χ2438312P0001THEREWASASIGNIFICANTDIFFERENCEFTHECASESAGED47YEARSOLD720YEARSOLDABOVE20YEARSOLDBETWEENPATIENTSCOLLECTEDFROM2010TO2012FROM2013TO2015WEREWITHTHEINCIDENCESOF81191000005662100000Χ2273823P00018323810000036589100000Χ2273823P00012583010000019537100000Χ225000P0001RESPECTIVELYTHECASESAGED14YEARSOLDWEREWITHINCIDENCESOF2844910000028227100000AMONGTHEPATIENTSCOLLECTEDFROM20102012THOSEFROM20132015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Χ20022P0883CONCLUSIONSTHEINCIDENCEOFVARICELLAWASGRADUALLYDECLININGAFTERTHEIMPLEMENTATIONOFTHEGUIDELINESOFVARICELLAVACCINEINBEIJINGTRAILIN2013THETWODOSESVARICELLAVACCINECOULDEFFECTIVELYPROTECTTHESUSCEPTIBLEPOPULATION【KEYWDS】VARICELLAEPIDEMICSITUATIONPREVENTIONCONTROLSTRATGIESDOI103877CMAJISSN16741358201704015基金项目北京市海淀区支持核心区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NOC4WNX001)作者单位100084北京,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医院感染疾病科1、皮肤科3;100081北京,北京市海淀区疾控中心地传科2通信作者李娟,EMAILJUANLEE0731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7年8月第11卷第4期CHINJEXPCLININFECTDISELECTRONICEDITIONAUGUST2017VOL11NO4390讨论水痘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之一,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水痘疫苗应用之前,儿童对水痘病毒普遍易感。国内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预防水痘感染的最有效方法4;1997年我国水痘疫苗上市3,其保护效力为85~10057。北京地区统计数据显示,自1997年水痘疫苗应用至今,水痘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水痘发病率较水痘疫苗使用前显著下降;但近几年北京市水痘发病下降态势趋缓,水痘发病率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并不显著3,故推行新的水痘疫苗接种方案是本市降低水痘发病率新的探索。全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托幼园所以及学校均需要有专职部门和专人负责计划免疫工作,由于组织体系健全,宣传工作到位,学龄前儿童、托幼园所儿童和在校学生是疫苗接种覆盖率高的群体,故新的免疫接种方案实施后效果最为显著的也应该是该群体;本文研究结果与此相符,即4~7岁患者为免疫策略调整后常规接种第2剂水痘疫苗的首批受种人群,发病率由8323810万下降至3658910万,效果最为显著;7~20岁患者中部分符合常规免疫接种程序的儿童常规接种,符合高危人群接种程序民众由于防病意识不断增强,自愿接种率亦较高,故该年龄段患者发病率下降亦较为显著,从2583010万下降到1953710万;>20岁年龄组,虽不在推荐接种程序内,但因传染源的减少,免疫效果也较为明显,发病率由330010万下降至287110万;两组中0~4岁患者均满18个月龄常规1剂接种,故发病率无显著性变化。水痘感染发病率高,发病后会引发较严重并发症8;初次感染水痘之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会继续潜伏在神经根中,当特定的细胞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被再次激活910,沿生皮节传导引起局部痛感明显的带状疱疹。目前无治疗水痘特效药物,接种水痘疫苗是国际公认的预防水痘流行的最好措施1112。2013年,吴强松等13研究报道3~17岁学生水痘疫苗接种率与保护率间呈线性正相关,接种水痘疫苗是控制水痘在易感人群中传播或发病的有效措施。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当水痘疫情成为一个国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及社会问题时,在经济可负担的前提下应保证水痘疫苗相对稳定的高接种率(85~90)13。因水痘感染所导致的社会经济总负担,并不亚于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其他疫苗可预防疾病(如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14;2007年殷大鹏等15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门诊水痘病例的经济负担估算为231亿元,其中医疗费用等直接费用占445,陪护人员劳动力损失等间接费用占555。故水痘疫苗接种的效益源于接种后发病率及病死率下降所节约的社会成本16。1剂次水痘疫苗接种,虽有效地控制了水痘发病,但水痘发病率仍在一个较高水平,且下降态势趋表22010至2012年组和2013至2015年组中不同年龄患者水痘的发病率年龄组试验组发病率(10万)对照组发病率(10万)Χ2值P值0~4岁2823284500208834~7岁3659832427382<00017~20岁195425839828<0001>20岁2873302500<0001合计56681243831<0001表3不同接种方案疫苗保护效果分析年龄2010至2012年组2013至2015年组发病例数发病率(110万)发病例数发病率(110万)0~4岁67328449730282274~7岁121083238556365897~20岁315825830206719537>20岁2560330025942871合计7601811959475662
下载积分: 5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4
大小: 0.86(MB)
-
简介:鲍曼不动杆菌应对策略主要内容鲍曼感染现状123病例分享应对策略鲍曼感染现状强大地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能力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世界性流行我国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不动杆菌检出率逐年增加20052010年CHI细菌耐药监测提示不动杆菌检出率逐年增加1汪复等2005中国CHI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52汪复等2006年中国CHI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1193汪复等2007年中国CHI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5333检出率菌株株2277433945360013621643670478504汪复等2008年中国CHI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295汪复等2009年中国CHI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53253346汪复等2010年中国CHI细菌耐药性监测未发表G菌中分离量前五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32)、鲍曼不动杆菌(29)、肺炎克雷伯菌(16)和大肠埃希菌(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山东省ICU细菌耐药监测G菌20099201092010年14家医院5523株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896细菌的耐药率()除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外,其余抗菌药的耐药率均>50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接近60ANYWHEREINTHEICU鲍曼不动杆菌易在院内播散JAWADETALJCM199634288187JAWADETALJCM199836193841体外生存能力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死率高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病死率达226,而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可增加1倍以上,高达5381DENTETALRMULTIDRUGRESISTANTACIOBACTERBAUMANNIIADEIVESTUDYINACITYHOSPITALBMCINFECTIOUSDISEASES2010101962王睿等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版226S8病死率院内感染患者ICU患者病例分享患者孙某,男,92岁,住院号813460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于2012105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颅脑CT示脑梗塞入院诊断脑梗塞于204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伴发热,胸部CT示肺部感染,痰培养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血常规WBC1207109L中性9464。应用抗生素头孢哌哃钠舒巴坦钠、多西环素联合治疗。体温波动于38℃上下,逐渐出现憋喘等症状。病例分享208患者发憋喘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衰竭,听诊双肺大量干湿性罗音,转ICU科,给予气管插管应用机械通气210痰培养仍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11患者体温达394℃,血压降至8060MMHGLAC35MMOLL。血常规WBC2235109L中性91凝血系统PT226SAPTT561S病例分享加用美罗培南10Q8H。积极扩容,纠正休克,改善组织灌注。加强痰液引流,振动排痰,纤支镜吸痰等。输注血浆纠正凝血系统异常全身支持治疗。病例分享213患者体温降至正常。血常规WBC564109L中性692。凝血系统PT146SAPTT367S。LAC12MMOLL,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行微创气管切开术。215试脱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219脱机成功,拔除气管插管。221转出ICU病房思考目前针对鲍曼不动杆菌并没有指南可供参考为规范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疗,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32位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发起,邀请全国323位专家参与制定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合理与规范的诊疗策略应对策略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7685感染治疗原则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联合用药通常需用较大剂量疗程常需较长根据不同感染部位选择组织浓度高的药物,并根据PKPD理论制定合适的给药方案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抗菌药物的单药治疗选择2012年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两种抗菌药物联合三种抗菌药物联合含舒巴坦合剂或舒巴坦+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多粘菌素利福平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含舒巴坦合剂或舒巴坦+多西环素+碳青霉烯类2012年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KILLERCRETALDIAGNMICROBIOLINFECTDIS20055231722联合治疗鲍曼感染,美平+舒巴坦协同作用达771综合治疗稳定血糖营养支持增强免疫力呼吸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去除病灶重症感染有效防控不动杆菌感染加强抗菌药物临床管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感染控制规范阻断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途径手卫生接触隔离环境消毒筛查及去定植2012年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应对策略感染治疗综合治疗重在防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恶魔,我们不怕ADDYOURCOMPANYSLOGAN鲍曼,我们不怕
下载积分: 6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24
大小: 2.5(MB)
-
简介:风疹病介绍一、病因风疹病毒是RNA病毒,是限于人类的病毒。病毒在体外的生活力弱,对紫外线均敏感、PH30可将其灭活。本病毒不耐热。患者是风疹惟一的传染源,传染期在发病前5~7天和发病后3~5天,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患者口、鼻、咽部分泌物以及血液、大小便等中均可分离出病毒。1传染源患者是风疹惟一的传染源,传染期在发病前5~7天和发病后3~5天,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患者口、鼻、咽部分泌物以及血液、大小便等中均可分离出病毒。2传播途径风疹一般多见于5~9岁的儿童,流行期中青年、成人和老人中发病也不少见。风疹较多见于冬、春季。近年来春夏发病较多,可流行于幼儿园、学校、等聚集群体中。3易感人群二、临床表现风疹临床上可分为获得性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前者最为常见。1潜伏期14~21天。2前驱期1~2天,幼儿患者前驱期症状常较轻微,可持续5~6天,表现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及咳嗽、流涕、咽痛、等轻微上呼吸道症状,偶有呕吐、腹泻、鼻出血、齿龈肿胀等,部分患者咽部及软腭可见出血性斑疹。1获得性风疹3出疹期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扩展躯干四肢,1天内布满全身,但手掌、足底大都无疹。皮疹初起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直径2~3MM。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躯干尤其背部皮疹密集,皮疹一般持续3天,出疹期常有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尤以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最为明显。肿大淋巴结有轻度压痛,不化脓。有时风疹患者脾脏及淋巴结肿大可在出疹前4~10天已发生肿大,消退较慢,常持续3~4周。疹退不留色素,无脱屑。1获得性风疹(续)4无疹性风疹风疹患者只有发热、上呼吸道炎、淋巴结肿痛而无皮疹也可在感染风疹病毒后没有任何症状、体征,血清学检查风疹抗体为阳性,即所谓隐性感染或亚临床型患者。显性感染患者和无皮疹或隐性感染患者的比例为16~19。1获得性风疹(续)母体在孕期前3个月感染RV可导致胎儿发生多系统的出生缺陷,即GRS,感染发生越早,对胎儿损伤越严重。胎儿被感染后,重者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轻着可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甚至累及全身各系统,出现多种畸形。新生儿先天畸形多为先天性风疹所致。多数先天性患者于出生时即具有临床症状,也可于生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进行性症状和新的畸形。2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三、风疹检查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形淋巴细胞及浆细胞。2病毒分离风疹患者取鼻咽分泌物,先天性风疹患者取尿、脑脊液、血液、骨髓等培养于RK13、非洲绿猴肾异倍体细胞系VEROCELLS或正常兔角膜异倍体细胞系SIRCCELLS等传代细胞,可分离出风疹病毒,再用免疫荧光法鉴定。1实验室检查3血清抗体测定如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免疫荧光,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为阳性。血凝抑制试验最适用,具有快速、简便、可靠的优点。此抗体在出疹时即出现,1~2周迅速上升,4~12个月后降至开始时的水平,并可维持终生,用以测风疹特异性抗体IGM和IGG。局部分泌型IGA抗体于鼻咽部分泌物可查得,有助诊断。也有用斑点杂交法检测风疹病毒RNA。风疹视网膜炎往往为诊断先天性风疹的重要体征。视网膜上常出现棕褐或黑褐色的大小不一的,点状或斑纹状色素斑点,重症患者除斑点粗大外并伴有黄色晶状体。视网膜血管常较正常窄细。1实验室检查(续)并发心肌炎的患者心电图及心酶谱均有改变。2辅助检查四、风疹诊断典型的风疹患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因、临床表现和检查加以诊断。五、风疹鉴别诊断风疹患者的皮疹形态介于麻疹与猩红热之间,因此应着重对此三种常见的发热出疹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此外,风疹尚需与幼儿急疹、药物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肠道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A组中2、4、9、16型及B组中1、3、5型,埃可病毒4、9、16型感染相鉴别。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还需与宫内感染的弓形体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相鉴别。此三种胎内感染与先天性风疹有相类似的症状。六、风疹治疗风疹患者一般症状轻微,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症状较显著者,应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高热、头痛、咳嗽、结膜炎者可予对症处理。1一般对症疗法高热、嗜睡、昏迷、惊厥者,应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原则治疗。出血倾向严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输新鲜全血。2并发症治疗无证状感染者无需特别处理,但应随访观察,以期及时发现迟发性缺陷。有严重症状者应相应处理有明显出血者可考虑静脉免疫球蛋白,必要时输血肺炎、呼吸窘迫、黄疸、心瓣畸形、视网膜病等处理原则同其他新生儿充血性心衰和青光眼者需积极处理,白内障治疗最好延至1岁以后早期和定期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以早期诊断耳聋而及时干预。3先天性风疹谢谢
下载积分: 6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25
大小: 0.89(MB)
-
简介:新生儿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技术要求预防接种相关法律、工作规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34号)已于2005年6月1日起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二)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第二十五条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第四十七条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设有产科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谁接生,谁接种”的原则,承担新生儿乙肝疫苗及卡介苗预防接种服务。近年发生在我区医院产科的几起严重接种差错事件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卡介苗(BCG)是一种经过人工培养的无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液制成的减毒活疫苗。BCG是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有效预制剂之一,特别对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我国现行免疫程序是新生儿出生后即需进行BCG的接种。一、卡介苗接种操作方法1疫苗稀释用灭菌的LML注射器将随制品附发的稀释液加入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安瓿中。稀释液应有足够的附加量,以保证吸出量与标示量一致。放置约1分钟。摇动安瓿使之溶化后,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使充分混匀,注意不要产生泡沫。每支安瓿自稀释时起,必须在半小时内用完,以防污染。2接种方法先用75%乙醇皮肤常规消毒。然后用灭菌的LML注射器4~45号针头吸取摇匀的疫苗。待酒精干后,在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注射,严禁注入皮下。注射时针尖稍向下压与皮肤平行刺入皮内。注射01ML,可见一带汗毛孔的圆凸丘疱。注射方法3040101590二、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1、使用前核对卡介苗品名、剂量、批号及有效期。安瓿有裂纹和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2、使用前必须用力摇匀,吸入注射器内也应注意随时摇匀。3、掌握好注射深度和剂量,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错用后会引起经久不愈的深部寒性脓疡。4、使用时卡介苗应注意避光,不能在阳光直射下接种卡介苗。5卡介苗开启后超过半小时未用完也应废弃。6、卡介苗接种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掌握接种技术方可从事接种工作。为避免卡介苗接种差错事件的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不要同时进行卡介苗接种和其它针剂注射。有条件的医院要设置单独的接种室并相对固定技术熟练的护士进行接种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禁忌症1、发热(>375℃)2、早产、难产或明显先天性畸形3、顽固性呕吐及严重消化不良4、皮疹、脓皮病5、病理性黄疸(一)一般反应全身反应BCG接种后一般无全身反应。局部反应接种后3周左右接种部位会出现红肿硬结。中间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疱,脓疱破溃结痂,痂脱落后留下1个小疤痕。这是正常过程,一般持续约2个月。三、卡介苗接种反应接种后未形成卡痕的常见原因皮内推注卡介苗不足01ML,或针尖在皮内未作短暂滞留而立即拔出针头,致药液立即从针刺孔溢出。卡介苗是减毒后活菌苗。在注射卡介苗过程中应避免菌苗与酒精接触。尤其是注射后不要用酒精棉球按压针眼以防菌苗被酒精杀伤而减低效果。针头刺入过深达真皮,未形成扁平小皮丘而呈半球形皮丘。(二)强烈反应局部脓肿或溃疡长期不愈淋巴结强反应产生原因疫苗方面接种技术个体因素如遇淋巴结肿大,可用热敷处理。如已软化形成脓疱,可用灭菌注射器抽脓,不要切开。如一次抽脓未愈,还可重复抽脓,直至痊愈为止。如已破溃,则愈合时间较长,可扩大创口引流,并同时用异烟肼或对氨基柳酸软膏外敷。每2~3天换敷料一次,这样可缩短治疗和愈合时间。卡介苗接种差错事故及处理常见的差错为接种量、接种方法以及错当其它针剂注射造成差错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少数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所致;工作人员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或接种疫苗时没有认真的核对引起。处理早期、及时、合理1、口服INH10MGKG日1次顿服,至局部反应完全消失再停药。2、局部治疗环状封闭利多卡因异烟肼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出生后24小时内。为什么强调第1针在出生后24H接种乙肝病毒与艾滋病毒有相同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血液,无防护性交母婴垂直传染2血液传染(输血、重复使用针头、注射器或者输液器)3无防护性性交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最主要的感染方式母亲为HBSAG、HBEAG双阳性时,其儿女有90的机会将成为HBSAG携带者母亲为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时,其儿女有40的机会将成为HBSAG携带者乙型肝炎围产期传播母亲(表面抗原+)E抗原(+)E抗原(-)90%新生儿40%(感染乙肝)90%(乙肝携带者)25%(肝硬化或肝癌)不同感染年龄转化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比率慢性携带率85952545510感染时间围产期儿童时期成人母亲已感染HBV的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效果接种时间HBSAG阳性率()出生24小时内1467出生后24小时后2955出生后1个月3871出生后6个月6250各组间有明显差异。接种实施方法上臂三角肌注射部位应选择肌肉较丰富,与大血管、神经距离相对较远的部位。不能臀部注射臀部脂肪层厚,接种时易将疫苗注入脂肪层中,脂肪层中血液循环较差,减少了吞噬细胞与疫苗的接触,从而影响了将抗原处理呈递给免疫活性细胞,因而降低了抗体阳转率。肌内注射协助病人处于正确姿势,选定注射部位。消毒皮肤,待干。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左手错开并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如握笔姿势,右手中指固定针栓,针头与皮肤成7090角,迅速剌入。右手固定针头,左手抽及无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注射毕,用无菌干棉签轻压针剌处,快速拔针。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入针。一般婴儿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为5ΜG。母亲HBSAG阳性婴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最好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UG酵母重组或20UG中国仓鼠卵细胞(CHO)重组乙肝疫苗。越早越好引自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早产儿的接种问题HBSAG阳性母亲所生早产儿,应接种乙肝疫苗和HBIG;HBSAG阴性母亲所生早产儿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但阳转率比正常新生儿低。母乳喂养儿的接种问题对于HBSAG阳性母亲所生早产儿,在出生12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HBSAG不详母亲所生新生儿接种问题各单位应建立急产孕妇HBSAG应急检测机制,保证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出具相应检测结果。给孕妇注射HBIG可否预防母婴传播不能WHO建议的乙肝免疫策略中无此法卫生部建议的乙肝免疫策略中也无此法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用此法来阻断HBV母婴传播大面积使用HBIG可能产生免疫逃逸株,导致乙肝疫苗预防无效给携带HBSAG的母亲注射HBIG,可能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对机体有潜在危险乙肝疫苗接种禁忌症发热、严重皮肤湿疹,严重脏器畸形。乙肝疫苗接种注意事项1严禁与其它疫苗混合在一个注射器内接种。2使用前充分摇匀,使疫苗中的氢氧化铝佐剂完全悬浮。3如安瓿破裂、容量不足、变质、有摇不散的凝块、超过效期均不得使用。4不得冻结,冻融后的乙肝疫苗不得使用。意外暴露HBV后的处理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并在3和6个月复查。主动和被动免疫1、已接种乙肝疫苗且抗-HBS≥10MIUML,不必处理2、未接种或虽接种乙肝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20ΜG),于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20ΜG)。新生儿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告知接生前发放深圳市新生儿预防接种告知书告知内容接种疫苗名称、作用、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家长签收新生儿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记录与预约负责新生儿接生的单位在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后,应当填写在儿童预防接种证详细记录疫苗批号和接种时间,同时告知家长在1个月内到居住地的接种单位建证、建卡。同时接生单位应在深圳市新生儿预防接种情况登记本上登记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情况。卡介苗、乙肝疫苗数据统计上报各医疗机构产房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第一针及时接种率达到95%以上。每月统计新生儿出生数和乙肝疫苗第一针接种数量,报所在地防保所或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深圳市年新生儿预防接种情况统计报表接种单位填表人填报日期疫苗供应和管理发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其它医疗纠纷事件需鉴定时,接种方必须提供疫苗接收、使用记录和储存温度记录等资料。2-8℃条件下贮存和运输,冻结后的乙肝疫苗不能使用。承担接种工作的接生单位必须配有可以储存卡介苗、乙肝疫苗的冰箱。冰箱内储存的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并按品名和效期分类摆放。冰箱门因经常开启,温度变化较大,门内搁架不宜放置疫苗。在冰箱中部放1支温度计,每台冰箱应配有温度监测记录表,每天上下午各记录冰箱内的温度及其运转情况一次。建立真实、完整的疫苗购进、使用记录。记录应当注明疫苗的通用名称、生产企业、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数量。各单位要加强疫苗的管理,严格按照“广东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出入库登记表”进行出入库登记,做到日清月结,帐、苗相符,对于报废的疫苗,应做好报废原因记录。广东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出入库账簿(各级疾控中心和接种单位通用)单位名称(公章)疫苗名称专管人员部门负责人填写说明1在填写当年出入库明细前需在“累计库存数”栏注明上年度疫苗结余数;2疫苗计量单位为支(脊灰疫苗糖丸计量单位为粒);3上级分发和下级退回的数量在“入库数”中填写,分发使用、报废和退回上级的数量在“出库使用数”中填写,下级退回、报废和退回上级的情况在“备注”栏注明,报废要填写报废原因;4市、县级疾控中心分发疫苗(出库)时必须在“备注”栏填写去向单位;5不同批号的疫苗出入库时需分别填写,“累计库存数”为所有批号和规格的汇总结余数量;6、每月每年最后一条出入库记录的下一行须分别在“入库数”和“出库使用数”栏中填写当月当年入库和出库使用的合计数;7、每种免疫规划疫苗填写一本,可续年填写。举例2截至2008年8月31日,A医院内有卡介苗60支,批号分别为20080101-1(50支);20070501-1(10)支;2008年9月卡介苗进出库明细为2008年9月1日,A医院从A防保所接收100支卡介苗;批号20080101-1;2008年9月3日,A医院从A防保所接收100支卡介苗;批号20080201-1;2008年9月5日,A医院使用50支卡介苗;批号20080101-1;2008年9月10日,A医院向A防保所退回10支近效期卡介苗,批号20070501-1;2008年9月25日,A医院因破损报废2支卡介苗,批号20080101-1。意外暴露HBV后的处理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并在3和6个月复查。主动和被动免疫1、已接种乙肝疫苗且抗-HBS≥10MIUML,不必处理2、未接种或虽接种乙肝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20ΜG),于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20ΜG)。THANKS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科林少杰电话28924544、13924627191
下载积分: 6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64
大小: 1.58(MB)
-
简介:附件附件2流感监测实验技术操作规范流感监测实验技术操作规范一、流感监测临床标本的采集、运送、处理及流感病毒株的运输一、流感监测临床标本的采集、运送、处理及流感病毒株的运输(一)流感临床标本的采集病毒分离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标本的采集时间、质量及其保存和运输等环节。多数标本取自患者上呼吸道鼻咽腔,其次为气管和支气管分泌物及尸检组织。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放入适当的采样液中低温保存。常用的采样液有以下三种PH74~76的HANKS、EAGLES或者DMEM培养基。为防止采样液生长细菌和真菌,在采样液中可加入抗菌素,加入庆大霉素(终浓度为1MGML,GIBCOCATNO15750078)和或制霉菌素(终浓度为50UML)。加入抗菌素以后重新调节PH值至74,分装每个采样管3ML,20℃冻存。常用采样方法有以下几种1鼻拭子将带有聚丙烯纤维头的拭子平行于上颚插入鼻孔,旋转,保持数秒,待拭子头吸收分泌物以后,缓慢转动退出。以另一拭子拭另侧鼻孔。将拭子头浸入采样液中,弃去尾部。2咽拭子用带有聚丙烯纤维头的拭子适度用力擦拭双侧扁桃体及咽后壁,应避免触及舌部。同样将拭子头浸入采样液中,弃去尾部。注注亦可将鼻、咽拭子收集于同一采样管中,以便提高分离率,减少工作量。3清液可直接接种或低温保存。组织标本的处理取肺组织标本放至平皿中,用灭菌生理盐水清洗肺组织2~3遍,研磨成组织悬液,配置成10%~20%的组织悬液,2000RPM离心10MIN,加入抗菌素,取上清直接接种。注注如原始采样液中未加入抗菌素,应在标本接种前补加,庆大霉素终浓度为10MGML,青链霉素(终浓度青霉素G100UML硫酸链霉素100ΜGML),混匀后置4℃过夜或作用2H后进行接种。临床标本处理后,将原始标本分为三份,一份用于鸡胚接种,一份用于MDCK细胞接种,一份保存待复核用。对于病毒分离阳性的原始标本70℃至少保存6个月,在收到国家流感中心复核鉴定报告后,按照生物安全有关规定处理;病毒分离阴性的标本随时按生物安全的有关规定处理。(四)血清标本的采集、处理、运输和保存血清标本多用于流感暴发时的血清学核实诊断。血清标本采集应该包括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单份血清不能用作诊断。急性期血样应尽早采集,可在采集病毒分离标本的同时采集,但不能晚于发病后7天。恢复期血样则在发病后2~4周采集。一般采集空腹血。1取一根体积5ML以上,无菌的血清管做好标记,并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医院名称、患者姓名、性别、急性期(ACUTE,A)或是恢复期(CONVALESCENCE,C)、采样日期(年,月,日)。2从患者手臂静脉采5ML血,放入准备好的上述血清管中。
下载积分: 9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38
大小: 0.23(MB)
-
简介:预防登革热知识讲座1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由于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登革热具有典型的输入性、突发性,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少数重症病例死亡率高等特点。2登革热流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WHO统计已是目前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登革热的病例数逐年增加近年来每年约有5000万到1亿病例在全球呈急剧上升势态,全球有近40人口处于登革热发生的风险区3登革热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地中海东部和非洲等地区的一些国家为地方性流行,病情较为严重,前往这些国家旅游需要注意防范。我国登革热主要发生在广东省、云南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等。目前多为输入性流行,没有明显自然疫源存在。4人类对登革热不分种族、年龄、性别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人初次感染登革病毒后对同型病毒有较持久的免疫力,可持续数年,但对异型登革病毒免疫力只能维持很短时间。夏、秋雨季广东省云南省511月我国登革热主要发生在海南省312月5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叮咬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发病前一天至第五天为病毒血症期病毒在蚊体内大量增殖812天后可传人带毒斑蚊终身带病毒叮咬人感染病毒约314天(通常58天)为潜伏期6突然高热(39℃以上)一般持续3~7天人感染登革热后的症状突然发热发烧5~8天后可能有出血现象,剧烈头痛、包括鼻子出血,牙出血龈出血,皮肤下出眼眶痛、肌三痛临床症状肉与关节痛。血,尿血等。疲劳乏力皮疹发病后第3~6天,面部四肢出现红色皮疹或出血疹。痒痒,不掉皮,34天后消退。恶心、呕吐等。7生活与活动社区、街道、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就应考虑自己有可能感染登革热近期去过登革热流行区工作、生活或旅游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如果身体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两种告知医生去过登革热流行区,尽快得到诊治采取防蚊隔离,防止进一步扩散8“花蚊子”栖息在什么地方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二者体色都为黑色或深褐色,身体多处有白纹和白色斑点,被称为“花蚊子”。9分布地全球热带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广东省雷州埃及伊蚊半岛、云南省的边境区域和台湾南部,尽管其分布局限,但其对登革热病毒的传播能力强。特点为家栖蚊种体色黑背部有镰刀形的银白斑纹左右各一个雌蚊主要吸食人血,埃及伊蚊白天吸血,且通常近黄昏和早晨各有一次叮咬高峰。孳生地幼虫主要在居民区周围或室内的容器积水中,室内饮用贮水缸中、水培植物、花盆托、腌菜坛、饮水机等。10分布地南起海南岛,北至辽宁南部,西至陕西宝鸡都有记载,是我国登革热疫情传播的重要媒介。白纹伊蚊特点为半家栖蚊种背部中间有一白色竖条,属黑色蚊虫。人的气味和呼出二氧化碳强烈吸引成蚊,成蚊吸食人血繁殖,同时将病原传给人。白纹伊蚊雌蚊主要在白昼和黄昏刺吸人和动物的血液,通常是日出前后和日落前后各有一刺叮高峰。白天对人的攻击性强,而且多次吸血。孳生地主要孳生于室外,幼虫主要孳生于人居附近的竹筒、树洞、石穴、废轮胎以及缸罐等容器积水中,也见于菠萝等植物的叶腋。1112个人如何预防登革热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床上尤其是婴儿床和婴儿车要设蚊帐;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要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避免儿童接触;13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5爱护环境,不随手扔垃圾。室外的饮料瓶、食品与物品的包装袋(盒、罐等),如遇到降雨,就可以成为伊蚊的孳生地。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6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者倒置于防雨场所。14如何减少蚊媒孳生封盖水缸,水封下水道砂井或安装防蚊装置,密封有用的器皿清除小容器垃圾,如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清封环境改造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排填排清积水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15环境处理控制水生和陆生植被冲刷河道水闸定期清洗家庭水缸与养花容器上门收集垃圾并推定期清洗家禽和行垃圾分类管理家畜饲养环境16目前没有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目前没有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及时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疾病加重的可能,避免出现死亡。在去往医院前,一定要卧床休息,防止脱水,注意防蚊。在高热不退时,不要用阿斯匹林、布洛芬等退烧药,可以用物理降温或泰诺、扑热息痛等药品。退热之后仍然存在病情恶化的风险,一旦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皮肤红色斑点、口鼻出血、呕血便血、嗜睡易怒、皮肤湿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提示需要紧急护理,应立即就医。17THANKYOU18
下载积分: 6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18
大小: 0.96(MB)
-
简介: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MICROBIOLOGY第一篇细菌学第九章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掌握肠杆菌科的共同生物学特性。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熟悉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的生化反应特点。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教学目标思考感染性疾病呈现的特征与什么密切相关肠杆菌的鉴别为何需要使用生化反应血清学诊断中为何要双份血清伤寒玛丽(TYPHOIDMARY)本名玛丽马伦(MARYMALLON),爱尔兰人,是美国第一位被发现的伤寒健康带原者。玛丽是一个厨师,并因此造成53人感染、3人死亡。但她坚决否认这项事实,也拒绝停止下厨,因此两度遭公共卫生的主管机关隔离,最后于隔离期间去世。概念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G杆菌分布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亦存在于土壤、水和腐物中。种类目前已有44个属,170多个种,其中大多数是肠道的正常菌群,能引起人类感染的菌种不足20个。概述医学上的三种表现①致病菌少数。如伤寒沙门菌等;②机会致病菌正常菌群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③由正常菌群转变而来的致病菌由于获得位于质粒、噬菌体或毒力岛的毒力因子基因后而成为致病菌。如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福氏志贺菌埃希菌属共同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结构中等大小G-杆菌。大多有菌毛,多数有周鞭毛,(志贺菌除外)少数有荚膜2培养兼性厌氧或需氧。营养要求一般肉汤培养基均匀混浊3生化反应活泼区别不同菌属和菌种的重要依据之一乳糖发酵试验是重要鉴别试验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肠道非致病菌触酶阳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氧化酶阴性致病菌不分解乳糖无色小菌落非致病菌分解乳糖红色菌落4抗原结构区分属、种和型的重要依据主要有O抗原、H抗原、荚膜抗原5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胆盐、煌绿等染料对肠道非致病菌有选择抑制作用。6变异易出现变异菌株,其中最常见的是耐药性变异。女,21岁,持续3D尿频、尿痛。尿有异味。无发热、腹痛及皮疹。离心尿标本做显微镜检查每个高倍视野见1015个白细胞和大量革兰阴性杆菌。问题1)该患者可能感染了何种病原体2)此病原菌可能源于何处3)此菌进入尿道的最有可能途径是怎样的6个种,ECOLI最常见最重要多数是人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可成为条件致病菌,引起肠道外化脓性感染部分血清型,可直接引起肠道感染重要的模式生物卫生学上的检测指标第一节埃希菌属(ESCHERICHIASPP)一、生物学性状G,短杆菌,有菌毛,不形成芽胞,多数有鞭毛其他特性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生化反应活泼,鉴别肠道细菌的重要依据乳糖分解试验有鉴别意义IMVIC试验结果为“”抗原构造有O、K、H抗原(一)致病物质1黏附素(ADHESIN)作用的特异性高二、致病性与免疫性4紧密粘附素(INTIMIN)EPEC2集聚黏附菌毛Ⅰ和Ⅲ1定植因子抗原Ⅰ,Ⅱ,Ⅲ。ETEC6I型菌毛(其受体含有D甘露糖)3束形成菌毛(BFP)EPEC5P菌毛和DR菌毛7侵袭质粒抗原蛋白(IPA)EIEC2外毒素志贺毒素(STX)耐热肠毒素(ST)激活鸟苷环化酶不耐热肠毒素(LT)作用于腺苷环化酶溶血素A(HLYA内毒素、荚膜、载铁蛋白、Ⅲ型分泌系统等1肠道外感染内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最常见(1)化脓性感染泌尿道感染(上行性)(2)败血症(3)新生儿脑膜炎外源性感染2胃肠炎外源性感染。(二)所致疾病ETECENTEROTOXIGEINCECOLI致病物质肠毒素粘附素定植因子所致疾病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严重者表现为霍乱样腹泻传播污染水源和食物传播人与人不传播EIECENTEROINVASIVEECOLI致病物质不产生肠毒素侵袭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并释放内毒素所致疾病主要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表现为脓血便、里急后重的症状水样便,继以少量血便可与痢疾区分EPECENTEROPATHOGENICECOLI致病物质不产生肠毒素及其他外毒素无侵袭力。在粘膜表面生长繁殖导致功能受损所致疾病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严重水样便,恶心,呕吐,发热EHECENTEROHEMRHAGICECOLI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体(主要为O157H7)致病物质菌毛VERO毒素、内毒素和溶血素所致疾病血性腹泻一幼儿园的幼儿食入从某店购进的汉堡包后有十多名五岁左右儿童发生发热、腹痛、腹泻、血样便,并有数人出现溶血性尿毒症、肾功能衰竭。讨论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依据何在2怎样明确病原学诊断EAECENTEROAGGREGATIVEECOLI致病物质菌毛肠集聚耐热毒素和溶血素所致疾病婴幼儿持续腹泻、脱水、偶有血便(一)标本中段尿、血液、脓液、脑脊液、粪便三、微生物学检查法(二)分离培养与鉴定(1)肠外感染。①涂片染色检查②分离培养(2)肠内感染(三)卫生细菌学检查大肠菌群数我国卫生标准规定,大肠菌群在每100ML饮用水中不得检出大肠菌群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G无芽胞杆菌。预防加强水和食品、环境的卫生细菌学监测,注意饮食卫生进行诊疗技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隔离治疗腹泻病人,切断传染源治疗抗生素治疗应在药物敏感试验的指导下进行四、防治原则女,21岁,持续3D尿频、尿痛。尿有异味。无发热、腹痛及皮疹。离心尿标本做显微镜检查每个高倍视野见1015个白细胞和大量革兰阴性杆菌。问题1)该患者可能感染了何种病原体2)此病原菌可能源于何处3)此菌进入尿道的最有可能途径是怎样的秋季一病人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有明显的里急后重感。血白细胞13万/MM3,中性89%。讨论1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如何明确病原学诊断2对该例病人应如何处置九月份,一患儿急起高热,突然昏迷。血白细胞9800/MM3,中性87%。无腹痛、腹泻。肛拭子细菌分离培养发现志贺痢疾杆菌。讨论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依据是什么2患儿昏迷的原因及病理机制是什么第二节志贺菌属(SHIGELLA)俗称痢疾杆菌(DYSENTERYBACTERIUM)1、形态结构G-短小杆菌、有菌毛、无鞭毛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SS培养基上,呈无色半透明菌落动力阴性,硫化氢阴性。一、生物学性状5、抵抗力弱,对酸非常敏感,故粪便标本应迅速送检。4、分类志贺菌属细菌有O和K两种抗原依据O抗原将志贺菌属分为4群和40余血清型(包括亚型)痢疾志贺菌(SDYSENTERIAE)福氏志贺菌(SFLEXNERI)鲍氏志贺菌(SBOYDII)宋内志贺菌(SSONNEI)(一)致病物质1、侵袭力2、内毒素3、外毒素二、致病性与免疫性菌毛、分泌系统、IPA志贺毒素,由A群菌株产生神经毒,细胞毒,肠毒性1致机体发热、神智不清甚至休克2破坏肠粘膜,出现典型的脓血粘液便3作用于肠壁自主神经,腹痛,里急后重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病,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全世界年病例数超过2亿,年死亡病例达65万。自2003年以来,根据我国卫生部公布的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数和死亡数排序,其发病数总在前五位,死亡数在前十位。(二)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菌痢)临床类型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中毒性痢疾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感染局限于肠道症状突然发病,常有发热腹痛、脓血黏液便,伴有里急后重多见小儿,消化道症状不明显1、粘膜局部抗感染免疫分泌型IGA(SIGA);2、病后免疫期短暂,也不巩固。原因①细菌仅侵入肠壁组织②菌属内型别多(三)免疫性(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取粪便脓血或黏液部分,避免与尿混合;在使用抗生素前采样;标本应新鲜;标本若不能及时送检,宜将标本保存于30%甘油缓冲盐水或专门送检的培养基内。中毒性痢疾者可取肛拭。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四)快速诊断法免疫染色法;免疫荧光菌球法;协同凝集试验;胶乳凝集试验;PCR技术、基因探针(二)分离培养与鉴定(三)毒力试验SENERY试验受试菌菌悬液→豚鼠眼结膜囊内→角膜结膜炎,表明受试菌有侵袭力。四、防治原则非特异性预防卫生学监测,垃圾处理和灭蝇;隔离病人和消毒排泄物;发现亚临床病例和带菌者;特异性预防致力于活疫苗的研究减毒链霉素依赖株;杂交株治疗药敏试验选择临床用药秋季一病人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有明显的里急后重感。血白细胞13万/MM3,中性89%。讨论1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如何明确病原学诊断2对该例病人应如何处置九月份,一患儿急起高热,突然昏迷。血白细胞9800/MM3,中性87%。无腹痛、腹泻。肛拭子细菌分离培养发现志贺痢疾杆菌。讨论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依据是什么2患儿昏迷的原因及病理机制是什么一病人高热二周,胸腹部有散在的玫瑰疹,肝脾肿大。肥达反应H1∶40,O1∶80,TA1∶320,TB1∶20。讨论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依据是什么2如何明确诊断一病人持续高热3周,日前体温有所下降,但出现腹泻、脓血便,血较多。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血白细胞减少,中性60%。血细菌培养阴性。肥达反应H1∶320,O1∶160,TA1∶20,TB1∶20。讨论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2当前的病程进入哪一阶段第三节沙门菌属(SALMONELLA)是一群寄生在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生化反应和抗原结构相似的革兰阴性菌血清型多,约1400多种能感染人类分两个种肠道沙门菌和邦戈沙门菌其中肠道沙门菌包括6个亚种,感染人类的沙门菌都在第一亚种对人致病的血清型肠热症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希氏沙门菌人畜共患病的血清型食物中毒或败血症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一、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G杆菌、有周身鞭毛、有菌毛培养和生化反应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不分解乳糖、多数产生H2S3、抗原构造主要有O和H两种抗原,少数菌中尚有VI抗原。OAG分组的依据,数字排序HAG分型的依据,数字排序VIAG质粒编码的毒力抗原,可阻止O凝集。抗吞噬和保护,可引起带菌免疫现象。4、抵抗力较差但对胆盐、煌绿的耐受性较强(一)致病物质1、侵袭力侵袭小肠粘膜耐酸应答基因、菌毛、分泌系统、侵袭蛋白、VI抗原等2、内毒素3、肠毒素鼠伤寒沙门菌可产生肠毒素,致胃肠炎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健康带菌者更重要)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人类沙门菌感染有4种类型1肠热症ENTERICFEVERTYPHOIDFEVER(二)所致疾病菌毛、分泌系统、侵袭蛋白经淋巴液经胸导管迟发型变态反应典型症状高热、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全身中毒症状肝脾肾淋巴结胆囊尿排菌发病期(14W)潜伏期2W致病过程通过胃进入小肠经M细胞运输至被巨噬细胞吞噬肠壁、肠系膜淋巴组织中繁殖血流(菌血症)肠出血、肠穿孔肠道2胃肠炎(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沙门菌感染,约占70。多见于老人、婴儿和体弱者。致病机制细菌对肠黏膜的侵袭以及细菌释放的内毒素临床表现潜伏期624小时症状起病急,发热、恶寒、呕吐、腹痛、水样便,偶有粘液或脓性腹泻。3败血症多见于儿童和免疫力低下成人。经口感染后,但肠道症状较少见。4无症状带菌者约1%~5%伤寒或副伤寒患者,病菌储存场所主要在胆囊(三)免疫性特异性细胞免疫是主要防御机制。胃肠炎的恢复与肠道局部生成SIGA有关(一)标本肠热症第1周取外周血,第2周起取粪便,第3周起还可取尿液,第13周均可取骨髓液;胃肠炎,败血症带菌者可取十二指肠引流液。三、微生物学检查法(二)分离培养和鉴定血液、骨髓液→增菌↓粪便、尿沉渣→SS选择培养基↓37℃孵育24小时挑取无色半透明的乳糖不发酵菌落↓双糖或三糖铁培养基系列生化反应、多价抗血清玻片凝集(三)血清学诊断用于肠热症的血清学试验有肥达试验(WIDALTEST)SPA协同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法胶乳凝集试验EIA法免疫印迹试验等肥达试验(WIDALTEST)定义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H鞭毛抗原、副伤寒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H鞭毛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做试管或微孔板定量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肥达试验结果的解释1正常值一般是伤寒O凝集效价180,H凝集效价1160;副伤寒H凝集效价180。2动态观察3O与H抗体的诊断意义OH→则肠热症的可能性大;OH→患病可能性小;O→H→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OH→→感染早期或与伤寒沙门菌O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感染。病例入院后第四天入院后第十二天HOTATBHOTATB例一1∶801∶801∶401∶401∶3201∶3201∶401∶20例二1∶801∶801∶401∶401∶801∶801∶3201∶20例三1∶401∶801∶401∶201∶801∶3201∶201∶20例四1∶1601∶201∶201∶401∶801∶201∶201∶20下列为四例住院发热待查病人的前后两次肥达反应结果讨论1对每例肥达反应动态检测的结果作何判断2如何明确诊断(四)伤寒带菌者的检出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分离出病原菌。但一般是先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可疑者VI抗体进行筛选,若效价≥110时,再反复取粪便等标本进行分离培养,以确定是否为伤寒带菌者。一般性预防做好水源和食品的卫生管理发现、确诊和治疗带菌者。特异性预防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疫苗是伤寒VI荚膜多糖疫苗。治疗目前主要使用是环丙沙星治疗肠热症四、防治原则一病人高热二周,胸腹部有散在的玫瑰疹,肝脾肿大。肥达反应H1∶40,O1∶80,TA1∶320,TB1∶20。讨论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依据是什么2如何明确诊断一病人持续高热3周,日前体温有所下降,但出现腹泻、脓血便,血较多。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血白细胞减少,中性60%。血细菌培养阴性。肥达反应H1∶320,O1∶160,TA1∶20,TB1∶20。讨论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2当前的病程进入哪一阶段第四节其他菌属一、肺炎克雷伯菌粘液性菌落肺炎、支气管炎、泌尿道和创伤感染二、变形杆菌属肠道正常菌群迁徙生长外斐试验仅次于大肠杆菌的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总结肠杆菌科的共同特性大肠杆菌、志贺菌、沙门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思考题1简述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的种类及其致病特点。2大肠杆菌最常见的肠外感染有哪些3大肠杆菌在卫生学上有什么意义4试述志贺菌属包括哪些细菌引起什么疾病主要的致病物质有哪些我国常见的是哪种5急性菌痢的典型症状有哪些解释其形成机制下次课预习内容第十章弧菌属第一篇细菌学THANKSFYOURATTENTION
下载积分: 6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75
大小: 4.43(MB)
-
简介:流行性感冒INFLUENZA1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热、乏力、四肢酸痛自限性疾病易造成大流行2一、概述流行该病常以流行的形式出现,易引起暴发流行,迄今世界已发生过五次大流行和若干次小流行,是目前唯一有世界大流行的传染病数十亿人发病,数千万人死亡34【病原学】5正粘病毒属有囊膜的RNA病毒,呈球形或长形人流感病毒甲、乙、丙型包括动物流感病毒甲、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67神经氨酸酶(N)血凝素(H)脂质膜蛋白P1P2P2聚合酶蛋白RNPRNA核蛋白8二、病原学大小、形状、核酸性质直径80-120NM球型颗粒,单股RNA病毒二结构病毒由三层构成9二、病原学结构内层为病毒核衣壳RNA核蛋白是可溶性抗原(S抗原),具有型特异性,抗原性稳定,含三种抗原A型B型C型P蛋白P蛋白(P1、P2、P3)为复制、转录病毒所需的多聚酶。10分型核蛋白有型特异性,依核蛋白不同分为甲、乙、丙三型11二、病原学结构中层为病毒囊膜类脂体膜蛋白,具有型特异性12二、病原学结构外层为两种不同糖蛋白构成血凝素(HEMAGGLUTININH),能引起红细胞凝集,是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表面的工具;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能水解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酸,是病毒复制完成后脱离细胞表面的工具。13流感病毒的变异流感病毒基因的复制是通过依赖RNA的RNA聚合酶来完成的,该酶缺乏校正功能,所以流感病毒基因突变发生频率高,加上病毒基因组呈节段分布的特点使之易于发生基因重组,这些因素均导致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14抗原变异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均有变异特性,故流感病毒只有株特异抗原性,其抗体具有保护作用。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变异只见于甲型流感病毒15抗原变异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抗原性变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以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一次小变异,就引起一次小流行,每一次大变异,即引起一次大流行。16两种抗原变异流感病毒有两种抗原变异,以避开宿主的免疫系统。第一种称为亚型变异(质变)即抗原转变(ANTIGANICSHIFT)其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都发生了大的变异,由此产生新的亚型,可引起世界性大流行。17抗原变异第二种称为抗原漂移(ANTIGANICDRIFT)为亚型内部经常发生的小变异(量变)甲型流感病毒,2~3年可发生一次抗原漂移,小变异,引起小流行,18抗原变异乙型流感病毒同样有抗原漂移,但无抗原转变(ANTIGANICSHIFT)。丙型流感病毒尚未发现抗原变异19病毒的变异抗原性漂移(ANTIGENICDRIFT)抗原性转换(ANTIGENICSHIFT)编码表面抗原(H、N)基因点突变累及导致了抗原位点的改变基因重组或动物源性抗原转换20大型变异H、N均大变异,约3040年发生一次,可致大流行或暴发流行。甲型流感病毒变异亚型变异H大变异,N不变或小变异约10年发生一次,可致大流行。变种变异H、N均小变异,经常发生,导致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只有变种变异丙型流感病毒相对稳定,未发现变异21流感病毒抵抗力和培养流感病毒不耐热,对日光、紫外线、干燥、乙醚、甲烷等化学药物均敏感,PH30时即被破坏,食醋也可灭活之。0~4摄氏度可存活数周。培养鸡胚尿囊和羊膜腔可培养可感染不同动物,雪豹最易感,也是唯一感染后产生类似人类流感动物。22【流行病学】23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甲型流感可能有动物传染源,无慢性带毒者传播途径空气和飞沫传播病毒在空气中可存活30MIN接触污染物也可传播24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后获得对同型、同株病毒的免疫力(12年)各型、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25流行特征甲型流感常以流行形式出现并引起世界流行或大流行乙型流感常造成局部暴发或小流行丙型流感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多侵犯婴幼儿●常突然发生,传播快,流行期短。流行情况与人口密集程度有关●流行沿交通线散播,现代交通使流行地区呈跳跃式●冬春季多发26【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27流感病毒上呼吸道上皮细胞细胞变形、坏死、脱落产生过量干扰素全呼吸道粘膜病变及毛细血管损害单纯型流感肺炎型流感28【临床表现】29潜伏期1~3天,最短仅数小时单纯型流感●全身中毒症状显著,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突发高热、全身酸痛、乏力;●面部潮红,结膜、鼻粘膜充血,咽部淋巴滤泡增生●症状持续时间发热3~4天,全身症状1~2周30其他类型流感脑炎型流感胃肠炎型流感心肌炎型流感并发症细菌感染REYE综合征肺炎型流感少见,同间质性肺炎31【实验室检查】32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数相对增加抗原检测PCR检测病毒RNA病毒分离确诊的依据血清学检查鼻粘膜印片检查有助快速诊断病原学及免疫学检查外周血象33【诊断与鉴别诊断】34诊断流行期根据典型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较易散发病例不易与其它病毒感染区分鉴别诊断普通感冒35【治疗】36一般治疗对症处理抗病毒治疗按呼吸道隔离,休息,饮水解热镇痛、止咳、补液病毒唑37抗菌药物勿滥用抗菌药物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小儿流感时可以适当预防性应用38【预防】39管理传染源呼吸道隔离一周,及时报告疫情切断传播途径通风换气暂停集会保护易感人群药物预防金刚烷胺预防甲型流感板兰根、大青叶疫苗接种减毒活疫苗只用于15岁以上健康人灭活疫苗40疫苗预防41流感灭活疫苗基础免疫应接种两次,皮下,每次1ML,间断68周,每年加强一次,保护率80。副作用小,适用于老人、婴幼儿、孕妇、慢性心肺疾病,免疫力低下者。42流感减毒活疫苗鼻腔内喷雾,每次025ML,可出现轻度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适用于健康人、青年人、保育员、医务人员、交通运输人员。禁忌对象老年、孕妇、慢性心肺疾病,免疫力低下者,过敏体质者。接种时间流行季节前13月。缺点保护率和保护的持久性方面尚不理想。43进展核酸疫苗DNA疫苗将编码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基因片段构建成能在动物细胞内表达的质粒,直接接种这种质粒DNA,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保护力持久,还可产生交叉免疫,目前进入一期临床试验。44禽流感AVIANINFLUENZA45概述禽流感(AVIANINFLUENZA),全称禽类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等禽类动物中,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感染到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461878年禽流感首次发生于意大利,当时称之为鸡瘟。1900年其病原体首次被人发现,1955年才经血清学证实属A(甲)型流感病毒。此后禽流感病毒一直在世界各地家禽中普遍存在,并造成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其中1995年在苏格兰鸡中首次发现了H5N1禽流感病毒。本型病毒在禽类中流行多年,对鸡可引起高度病理改变。对水生禽类可引起慢性感染。47在1997年5月9日香港一名3岁男童体内分离出一株甲型流感病毒,同年8月确诊为全球首例由A(H5N1)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病例,至同年12月底,香港共发生18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6例。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H5N1病毒感染人类,有很高的致死率。48这种可怕的动物传染病又席卷了亚洲部分国家。近日,我国的部分地区也出现了禽流感疫情。49【病原学】50根据外膜血凝素(HA)抗原和神经氨酸酶(NA)的不同,目前可分为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N1N9),任何一种HA与任何一种NA结合后即为一种血清亚型。51现已证明H5和H7对禽类具有高度的致病力,并可引起禽类重症流感的暴发流行。1997年香港禽流感事件以及1997年内地和香港H9N2及2003年荷兰H7N7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发生后,又在其中增加了新的亚型(H5、H7和H9)。52将首例禽流感患者的H5N1与1997年3月新界死鸡中分离到的病毒株的基因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同属欧亚种系,仅在HA1位置上有3个氨基酸不同,且均不在直接影响受体结合的位置。提示禽类和人流感病毒之间未发生基因重组,即H5N1是从禽类直接跳跃到人类。因此,H5N1被认为是一种新的人类流感病毒。53目前,人类患此疾病的数目很小,禽流感A(H5N1)病毒菌株仅包含禽类流感病毒基因。但WHO官员担心的是禽病毒株会和人类流感病毒交换基因(基因重组)从而产生一个全新的病毒,而这个全新的病毒会很容易在人群中传播。54【流行病学】551997年4月,香港流浮山3个鸡场的4500只鸡突然死亡,检验结果为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同年5月9日香港一名男童发病,并于21日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气管中分离出一株H5N1病毒。至同11月至12月又先后出现17例由H5N1感染的临床病例(其中11月份2例,12月份15例)。561999年2月,内地郭元吉等发现5例(H9N2)病毒感染人的病例,接着香港卫生署于同年4月公布了1999年3月发现2例A(H9N2)感染病例。这也是国际上首次A(H9N2)感染人类的报道。572003年荷兰暴发高致病性H7N7禽流感疫情,共宰杀近3千万家禽,并有83名饲养厂的工人及数名家属被感染,但症状均轻微,仅一名兽医因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和治疗措施而死亡。58世界卫生组织(WHO)称自2003年12月中旬以来至2月1日,H5N1禽流感已造23人死亡(越南21人、泰国2人),多为儿童,所有的患者都被确认与鸡或鸡的垃圾有过接触。59传染源(1)家禽主要是鸡、鸭,特别是感染了H5N1病毒的鸡。世界上带病毒的鸟类达88种,我国已在17种野鸟中发现禽流感病毒。(2)病人2004年1月10日越南同一家庭的四人同时患H5N1禽流感,死亡三人,这是全球首宗家庭聚集病例,是否为人与人传播尚待证明。60传播途径目前认为主要是接触传播,即通过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而感染。常见经飞沫和水源即粪-水-口途径传播。垂直传播已从感染的火鸡所下的蛋中分离出病毒。61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除常与家禽接触的工人外,其他人无H5N1抗体。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暴发于冬、春季节。62【临床表现】631、症状潜伏期为一般为7D以内,早期症状与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为17D,一般为23D,若体温持续超过39℃,需警惕重症倾向。64体征及一般实验室检查半数患者有肺部实变体征;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0183)109L,淋巴细胞常降低,血小板正常;骨髓细胞学检查是细胞增生活跃,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吞噬血细胞现象,半数患者胸部X线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65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诊断A型流感病毒共有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病毒定型及定性血凝抑制(HI)试验;致病性(毒力)测定和基因诊断【4】。若分离的病毒经常规方法鉴定是H5N1流感病毒后,尚需对病毒株及宿主来源作出确定。66【预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病程短,恢复快,且不留后遗症。少数患者病情发展迅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影响预后的因素儿童患者;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者;有肺炎、白细胞降低和淋巴细胞减少者。67禽流感的诊断流行病学到过疫区,和家禽有密切接触史。临床表现同普通流感实验室检查从呼吸道标本分离到H5N1或检测到H5N1抗体阳性则可确诊。68【治疗】69病人一旦被怀疑为H5N1病毒感染,应马上住院隔离和疫情报告,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染扩散。治疗原则与其它类型流感相同。70抗病毒药物药敏试验表明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可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株的复制,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和耐药性。副作用包括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另外还可能致畸。年老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WHO一官员2004年1月24日称,测试发现在亚洲流行的禽流感病毒株对2种主要的抗流感病毒药物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香港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此耐药是由于单个氨基酸替代所致。但H5N1病毒仍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ZANAMIVER(任那米韦)和TAMIFLU(OSELTAMIVIR,奥司他韦)是此类药物的代表。2003年荷兰用TAMIFLU(成人75MG,儿童2MGKG,2次D连续5D)成功控制了H7N7型禽流感的扩散。71【预防】1监测及控制传染源农业部门与卫生部门共同合作,开展人间和禽类H5N1疫情监测。722阻断传播途径对禽类养殖场、市售禽类摊档、屠宰场及患者所在单位、家庭进行彻底消毒,对死禽及禽类废弃物应销毁或深埋,建议进入疫区的农场工人和防疫人员预防性服用TAMIFLU;WHO强调在疫区从事捕杀、消毒等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733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744疫苗目前的甲型H1N1、H3N2以及乙型流感疫苗尚不能预防AH5N1病毒感染。研究者们正在加快开发人类疫苗以阻断疾病的蔓延。。75香港禽流感流行的意义和教训现阶段,病毒还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还不会造成的大流行。香港禽流感流行的意义在于首次确认动物病毒由于基因突变而感染人类的例证;提示我们,人类和传染病作斗争的历史远远没有结束,并且永远不会结束。76
下载积分: 6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76
大小: 1.21(MB)
-
简介:1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陈泗虎孩子发烧怎么办2什么叫发烧3什么叫发烧正常体温38C肛门369379C口腔366376C腋下362373C耳朵362373C4什么叫发烧经口腔测定精确,但不实用经肛门测定最精确,权威标准经体表或腋下不准确,受环境温度影响经耳测定快速,3岁以下不准确5什么叫发烧6发烧的分度低热小于380℃中热381390℃高热391410℃超高热大于410℃7孩子为什么会发烧8孩子为什么会发烧病毒、细菌及支原体等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9发烧都是敌人吗10发烧朋友还是敌人机体炎症反应中的组成部分,在抗感染方面起一定作用。在体温3840C时,白细胞吞噬功能最强,并杀灭大部分细菌。中性粒细胞制造更多的过氧化离子,更具活性的干扰素。细菌和病毒的复制直接受到抑制11发烧朋友还是敌人代谢率增加,氧耗增加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需求增加加重脑损害,易致高热抽搐使孩子不舒服二氧化碳产生增加12发烧都要来医院吗13年龄03月≥3月体温肛温≥385℃肛温≥390℃AB14观察孩子15孩子发烧,父母可以做什么16创造良好环境物理降温宽衣松裹、温水擦浴不用酒精、冰敷鼓励进食,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17退热药的使用(T≥385℃)18孩子发烧,怎么进行饮食调理呢19多吃汤类蛋花汤、鸡蛋羹、米汤、绿豆汤等水果、蔬菜类西瓜汁,具有清热、利尿作用,可促进毒素的排泄;鲜梨汁,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鲜苹果汁,可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20少吃肉类甜食如巧克力油炸食品21孩子高烧,会烧坏脑子吗22大多数孩子都能承受比417℃还要稍微高一点儿的温度很少能够烧到411℃高热抽筋(无脑炎),也不会把孩子的脑子烧坏的23为什么体温退了又升24发烧不是一种病许许多多原因会引起发烧病因未去除,体温仍反复所以体温退了又升25为什么要验指头血、小便26指头血、小便结果非常重要27不要恐慌也不要大意28谢谢
下载积分: 6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28
大小: 1.55(MB)
-
简介:第十一章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一、教学大纲要求(1)非发酵菌的概念、种类和初步鉴定特征。(2)假单胞菌属的分类、临床意义、细菌特性、实验室检查和耐药性。(3)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意义、细菌特性、实验室检查和耐药性。(4)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斯氏假单胞菌的临床意义、细菌特性和实验室检查。(5)不动杆菌属、寡养单胞菌属、产碱杆菌属和军团菌的临床意义、细菌特性、实验室检查和耐药性。(6)黄杆菌属和莫拉菌属的细菌特性和实验室检查。二、教材内容精要(一)非发酵菌的主要特点和分类非发酵菌(NONFERMENTATIVEBACILLI)是一群不发酵葡萄糖或仅以氧化形式利用葡萄糖的需氧或兼性厌氧、无芽胞的革兰阴性杆菌;在分类学上分别属于不同的科、属和种,但生化特征十分接近,多为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院内感染。非发酵菌包括的菌种较多,主要有下列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OBACTER)、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伯克菌属(BURKHOLDERIA)、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莫拉菌属(MAXELLA)、金氏杆菌属(KINGELLA)、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艾肯菌属(EIKENELLA)、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食酸菌属(ACIDOVAX)等。若某种未知的革兰阴性杆菌具有以下一种或几种特征,则怀疑其为非发酵菌1氧化发酵试验常显示是氧化型或产碱型。2氧化酶阳性,非发酵菌中,除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外氧化酶试验均为阳性。但并非所有氧化酶阳性的革兰阴性杆菌都是非发酵菌,如巴斯德菌、气单胞菌、邻单胞菌和弧菌属等也是氧化酶阳性但不是非发酵菌。3动力,非发酵菌大部分为专性需氧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观察动力不明显,可用悬滴法或鞭毛染色法检测其动力。(二)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严格需氧、有鞭毛、无芽胞、无荚膜的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试验均阳性,是假单胞菌科的代表菌属。1分类假单胞菌科由假单胞菌属及其亲缘关系密切的菌属(以前大部分属于假单胞菌属)组成,用于假单胞菌科分类的方案有两个,一是根据细菌的表型特征分为7个主要的组,二是根据RRNADNA同源研究将假单胞菌科分为5个RRNA群。尽管假单胞菌科的绝大部分细菌原先都被归类于假单胞菌属,但现在只有RRNAⅠ群的细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斯氏假单胞菌、曼多辛假42℃生长、极端单鞭毛乙酰胺酶阳性铜绿假单胞菌图111非发酵菌检验程序(2)标本采集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分别采集痰液、分泌物、尿液以及医院环境用品等。(3)检验方法非发酵菌鉴定较为复杂,应先进行初步分群(属),然后再进行种的鉴定。初步分群的常用实验为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氧化酶试验、动力观察。再进一步作生化试验进行菌种鉴定。4耐药性假单胞菌属的细菌对有些抗生素天然耐药,临床治疗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药物主要有三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COMMITTEEFCLINICALLABATYSTARDS,NCCLS)推荐,非肠杆菌科细菌除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外,药敏试验不选用KIRBYBAUER法,应选用肉汤或琼脂稀释法或ETEST法。(三)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是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体,其在外界环境中存在的重要条件是潮湿环境;为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医院内感染。1细菌特性(1)形态染色革兰阴性杆菌,菌体呈球杆状或长丝状,长短不一;单个、呈双或短链状排列;无芽胞,有荚膜,一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临床分离株常有菌毛。(2)培养特性专性需氧菌,部分菌株能在兼性厌氧环境中生长,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生长温度范围是25℃42℃,最适生长温度35℃,4℃不生长而42℃生长是该菌的鉴别点之一。在血平板、麦康凯平板上均可形成5种不同形态的菌落①典型型,菌落呈灰绿色,大小不一,扁平湿润,边缘不规则,呈伞状伸展,表面常可见金属光泽;②大肠菌样型,菌落圆形凸起,灰白色半透明,似大肠埃希菌菌落;③黏液型,菌落光滑凸起,呈黏液状;④侏儒型,细小,无光泽半透明菌落;⑤粗糙型,菌落中央凸起,边缘扁平,表面粗糙。在血平板上常可见透明溶血环,有生姜气味;在液体培养基中呈混浊生长,表面可形成菌膜,在SS琼脂平板上,该菌经过24H培养形成较小无色半透明菌落,一般不易与沙门菌和志贺菌菌落相区别,但经48H培养菌落中央呈棕绿色。铜绿假单胞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时,可产生多种色素,主要为绿脓素(为铜绿假单胞菌特征性色素)和青脓素(荧光素),前者为蓝绿色。从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约有8090产生绿脓素和青脓素。(3)生化反应氧化酶阳性,在OF培养基上,能氧化利用葡萄糖、木糖产酸,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乙酰胺酶阳性,液化明胶,利用枸橼酸盐,还原硝酸盐并产生氮气,吲哚阴性。(4)抗原构造铜绿假单胞菌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黏液(S)抗原和菌毛抗原。O抗原有两种成分一种是外膜蛋白,为保护性抗原,免疫性强,具有属特异性;另一种为脂多糖
下载积分: 9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15
大小: 0.13(MB)
-
简介:发热宝宝的感冒病号餐发热宝宝的感冒病号餐20080805牛奶米汤牛奶米汤米汤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充足的水分及热量,容易被肠胃消化,而且米汤的碳水化合物,会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变成易于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汤的做法非常简单,只需将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烂,滤去米渣,加入牛奶,调匀即可。代乳粉代乳粉主要为植物蛋白,营养与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吸收。小米粥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营养丰富,热量适中,最适合病弱的宝宝食用。西瓜汁西瓜汁具有清热、解暑、利尿的作用,可以促进毒素的排泄。绿豆汤绿豆汤绿豆有清热解毒及祛暑的疗效,而且水分充足、营养丰富,最适合一岁以内的宝宝食用。只需要将绿豆加水煮烂,再加适量的糖或盐便可。既能补充营养,又利于毒素排泄,可以协助退热。蔗浆粥蔗浆粥将青色新鲜甘蔗洗净后榨汁100毫升,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粥,每天分2~3次食用。鲜梨汁鲜梨汁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发热伴有咳嗽的宝宝。鲜苹果汁鲜苹果汁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以补充体内营养的需要,还可以中和体内毒素。萝卜姜枣汤萝卜姜枣汤白萝卜1个,姜1块,红枣3枚,蜂蜜30克。将白萝卜、姜分别洗净,晾干,切成薄片待用;取白萝卜5片,姜3片,红枣3枚,置锅内,加水1碗,煮沸20分钟,去渣留汤;最后加入蜂蜜,再煮沸即可。趁热代茶频饮。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鼻流清涕等症。生姜桑叶汤生姜桑叶汤生姜3片,冬桑叶9克,西河柳15克。将这3味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较高,微恶风寒,汗出,鼻塞无涕,咽喉肿痛等症。提醒提醒宝宝如果食欲不好,就不要勉强他吃,但要尽量补充水分。另外,宝宝发热期间不要增加他平时未曾吃过的食物,以免引起腹泻。给孩子多吃七类益智食品给孩子多吃七类益智食品20081215能激发创造力的食品生姜中含有姜辣素和挥发油,能够使人体内血液得到稀释,流动更加畅通,从而向大脑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有助于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增强记忆力的食物黄豆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能在人体内释放乙酸胆碱,是脑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桥梁,对增强记忆力大有裨益。常吃胡萝卜有助于加强大脑的新陈代谢。菠萝含有很多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且热量小,有助于提高记忆力。能提高灵敏度的食物核桃含有较多的优质蛋白质和脂肪酸,对脑细胞生长有益。栗子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蛋白质和锌,有助于提高思维的灵敏性。能集中精力的食物洋葱能稀释血液,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从而消除心理疲劳和过度紧张。每天吃半个洋葱可收到良好的效果。能提高分析能力的食物花生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可防止过早衰老和提高智力,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保护血管,防止脑功能衰退。幼儿多吃鱼长大擅长交流能促进睡眠的食物小米有显著的催眠效果,若睡前半小时适量进食小米粥,可帮助入睡。能提高效率的食物糖能顺利地通过大脑的各道屏障进入脑组织而被吸收,可提高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制作越吃越聪明的补脑糖儿童期保健;药膳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学习好、功课好、记忆力好。总之,就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够聪明。现在介绍可以增进聪明的药膳给大家,让您的小孩头好壮壮。材料桃仁250公克,黑芝麻250公克,红糖500公克。做法一、将红糖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把红糖溶化并且熬稠。二、把桃仁和芝麻炒香。三、将桃仁和芝麻倒入熬红糖的锅中,搅拌均匀后即可关火。倒入涂有熟葵花油的盘中摊平,切成小方块即可食用。食物功效一、【桃仁】味甘、性苦、平。归心、肝、大肠经。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二、【芝麻】滋养肝脏,养血舒筋。三、【红糖】味甘,性寒。归脾、胃、肝经。能健脾益胃,润心肺。“补脑糖”可以当糖果给小朋友常吃,有补肾健脑的功效。特别适合那些毛发稀少,易受惊吓,记忆力差的小孩常吃。每天泡点绿茶。茶叶中的脂多糖,可改善肌体造血工能,在短时间内即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茶叶还能防辐射损害。
下载积分: 9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12
大小: 0.08(MB)
-
简介:推迟打疫苗家长必须知道的5件事宝宝不能按时接种疫苗,是爸妈们最关心的疫苗问题之一。其实,无法按时接种疫苗的情况经常发生,比如宝宝可能突然感冒发烧拉肚子了;要带宝宝出远门了;到了接种日期找不到接种本了;疫苗缺货了种种原因都可能影响原定的接种计划。但很多家长不太了解疫苗接种的流程,就容易对推迟接种产生各种误会。把大家常犯的这些误区都整理出来了,大家一起来看看。误区一所以,提前接种疫苗,通常都是被禁止的,大家想都不要想哦误区二宝宝发烧了,暂时不能打疫苗,可是晚一天也是推迟接种啊,怎么办其实很多人误解了推迟接种这个概念。大家都知道,宝宝打疫苗通常是按月龄来的。比如2月龄要接种第一剂脊灰疫苗。这个2月龄指的是宝宝满2个月到满3个月之间的这段时间,而不是指满2个月的这一天。
下载积分: 8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8
大小: 0.02(MB)
-
简介:如何判断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可以通过宝宝的舌苔来判断啊,如果是风寒引起的感冒,宝宝的舌苔是发白的,风热感冒则会呈红、黄色。宝宝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有什么区别风寒感冒,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比如冬季、深秋和初春,是感受寒邪引起的疾病。风寒感冒的症状表现为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头痛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部不红肿、舌淡红、脉浮紧。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这种感冒与宝宝感受风寒有关。风寒感冒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辛温解表,常用的中成药有小儿至宝丸等。其症状分析如下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舌无苔或薄白苔。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气候温暖季节,如春季、初夏和初秋等,是感受风热邪气引起的疾病。风热感冒的症状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痰粘汗为佳。2姜糖饮生姜10克洗净,切丝,放入水杯中,用沸水冲泡,盖盖浸泡5分钟,再调入15克红糖,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3菜根姜片饮白菜茎根1个,萝卜根1个,共切粗片,生姜3片,红糖50克,加水适量,煮开3~5分钟,热服取汗。4荆芥防风粥荆芥10克,防风12克,薄荷5克,淡豆豉8克,粳米80克,白糖20克。水煮前4味药,去滓取汁;再加用水煮米成粥,加入药汁及糖即成。5香葱饮香菜根、葱须、白菜头煎水,加红糖适量,代茶饮,有发汗解表通鼻窍作用,尤其适用于幼儿急疹。6家庭常备中成药正柴胡饮,三九感冒灵冲剂,藿香正气液等。咳嗽食疗方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现代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气管炎、部分咽喉炎均属于此病范围。中医学按其临床主要症状将咳嗽分为两大类,一般继发于感冒之后的称为“外感咳嗽“,没有明显感冒症症的称为“内伤咳嗽“。小儿咳嗽除了要遵医嘱服药外,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忌食腥荤辛辣之品。此外,可用下述药膳辅助治疗。1、风寒咳嗽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鼻塞疏清涕等,治疗宜宣肺散寒止咳。1紫苏粥紫苏叶10克,粳米5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下载积分: 5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5
大小: 0.02(MB)
-
简介:1基于代谢组学的芽胞杆菌基于代谢组学的芽胞杆菌属间属间胞外代谢物异质性研究胞外代谢物异质性研究1陈峥,刘波,史怀,朱育菁,刘国红,潘志针,陈梅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摘要摘要采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芽胞杆菌三个属胞外代谢物,得到代谢物共229种。并对结果做了PCA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不同属的芽胞杆代谢物种类和含量不同有所不同,而同属的菌株代谢物相似,同属的菌株能聚成一类。其中类芽胞杆菌属和芽胞杆菌属又聚为一个亚类,而短芽胞杆菌属聚为另一个亚类。通过对三个属芽胞杆菌所分析的数据中,初步鉴定得到3个差异性代谢物。关键词关键词芽胞杆菌,代谢组学,属,胞外代谢物,异质性HETEROGENEITYRESEARCHOFEXTRACELLULARMETABOLITESOFTHREEBACILLUSGENERABASEDONMETABONOMICSCHENZHENGLIUBOSHIHUAIZHUYUJING,LIUGUOHONG,PANZHIZHEN,CHENMEICHUNINSTITUTEOFAGROBIOLOGICALRESOURCESFUJIANACADEMYOFAGRICULTURALSICENCESFUZHOUFUJIAN350003CHINAABSTRACTTHEEXTRACELLULARMETABOLITESOFTHREEBACILLUSGENERAWEREANALYZEDBY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BASEDONMETABONOMICS229METABOLITESWEREINDENTIFIEDFROMTHESEGENERATHERESULTOFPCAHIERARCHICALCLUSTERANALYSISSHOWTHATTHEMETABONOMICSINDIFFERENTGENERICWEREDIFFERENTTHEMETABONOMICSINTHESAMEGENERICWERESIMILARTHESTRAINSOFTHESAMEGENERACOULDBECLUSTEREDINTOONEGROUPTHESTRAINSOFPAENIBACILLUSBACILLUSCLUSTEREDINTOONESUBGROUPSTAINSOFBREVIBACILLUSCLUSTEREDINTOONESUBGROUPTHREEMETABOLICMARKERSWEREIDENTIFIEDFROMTHEMETABOLITESOFTHREEBACILLUSGENERAKEYWDSBACILLUS,METABONOMICS,GENERA,EXTRACELLULARMETABOLITES,HETEROGENEITY芽胞杆菌属BACILLUS是一类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产生具有抗逆性球形或椭圆形芽孢,芽孢对高温、紫外、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抗性1。芽胞杆菌是一类重要的资源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如在工业领域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等、在农业领域用于生物农药等、医学领域用于新型药物载体等。代谢组学(METABONOMICS)是对限定条件下特定生物样品中所有代谢组分的定性和定量2,是进行生物表型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是系统生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3。代谢组学主要的研究平台1基金项目国家“973”前期项目(2011CB111607),国家“948”项目(2011G25),福建省青年科技创新基金(2011J05053)。作者简介陈峥(1982),男,博士,主要从事化学生态学和生物活性物质分析研究通讯作者刘波(1957),男,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微生物生物技术及农业生物药物研究(EMAILFZLIUBO163COM)3TRANSLAT;数据分子特征提取采用软件AGILENTMASSHUNTERWKSTATIONSOFTWAREQUALITATIVEANALYSIS数据统计采用软件AGILENTMASSPROFILERPROFESSIONALB0200。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子特征提取、背景扣除、数据筛选,采用ANOVA和PCA进行统计分析,分类预测模型构建,分子式推断和数据库检索等。2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21芽胞杆菌代谢物提取与筛选芽胞杆菌代谢物提取与筛选利用AGILENTMASSHUNTERWKSTATION对所得数据进行色谱图解卷积提取(FINDBYCHROMATOGRAMDECONVOLUTION),从三个属七个菌株中得到代谢物共229个(见表1)。分别从样品FJAT10005(BACILLUSMOJAVENSIS)、FJAT10010(BACILLUSENDOPHYTICUS)、FJAT10006(BREVIBACILLUSBSTELENSIS)、FJAT10008(BREVIBACILLUSCHOSHINENSIS)、FJAT10011(BREVIBACILLUSFMOSUS)、FJAT10002(PAENIBACILLUSALVEI)、FJAT10009(PAENIBACILLUSCURDLANOLYTICUS)中分别得到代谢物58、49、81、68、40、77、72种。而存在于七个菌株的总体代谢物,而未在FJAT10005(BACILLUSMOJAVENSIS)、FJAT10010(BACILLUSENDOPHYTICUS)、FJAT10006(BREVIBACILLUSBSTELENSIS)、FJAT10008(BREVIBACILLUSCHOSHINENSIS)、FJAT10011(BREVIBACILLUSFMOSUS)、FJAT10002(PAENIBACILLUSALVEI)、FJAT10009(PAENIBACILLUSCURDLANOLYTICUS)中存在的代谢物分别为171、180、148、161、189、152、157种。表1经色谱图解卷积提取后得到的三个属芽胞杆菌代谢物数量经色谱图解卷积提取后得到的三个属芽胞杆菌代谢物数量SAMPLENAMESAMPLEINFMATIONCOMPOUNDSPRESENTCOMPOUNDSABSENTTOTALFJAT10005BACILLUSMOJAVENSIS58171FJAT10010BACILLUSENDOPHYTICUS49180FJAT10006BREVIBACILLUSBSTELENSIS81148FJAT10008BREVIBACILLUSCHOSHINENSIS68161FJAT10011BREVIBACILLUSFMOSUS40189FJAT10002PAENIBACILLUSALVEI77152FJAT10009PAENIBACILLUSCURDLANOLYTICUS72157229图1不同代谢物在保留时间上的分布情况不同代谢物在保留时间上的分布情况22芽胞杆菌属间代谢物芽胞杆菌属间代谢物PCA分析分析以芽胞杆菌三个属7个菌株为例,进行PCA分析,结果见图2。试验结果表明类芽胞杆菌属和芽胞杆菌属内的样品点比较集中,而短芽胞杆菌属内的样品点较为松散。但种间差异大于组内差
下载积分: 8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7
大小: 0.7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