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研究目的全世界目前共有超重或肥胖的人数超过10亿,其中大约20%来自中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肥胖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均并列为慢性病。饮食调节结合适量运动是世界公认的防肥减肥的有效措施之一。脂肪组织可分泌多种激素及细胞因子。瘦素LEPTIN是脂肪组织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之一,LEPTIN具有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增加机体能量消耗以及抑制脂肪合成等功能。但是大多数的肥胖动物模型以及人类肥胖个体血清LEPTIN含量反而升高,普遍存在LEPTIN抵抗现象。LEPTIN抵抗是公认的肥胖产生的重要可能机制之一。LEPTIN的生物学效应主要通过其长型受体OBRB介导,高脂饮食下调下丘脑OBRB的基因表达,这可能是LEPTIN抵抗产生的原因。JAKSTAT信号通路是LEPTIN信号转导的一条主要通路,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物3是该信号通路受体后的主要抑制性调节因子之一。高脂饮食上调下丘脑SOCS3MRNA的表达,该变化可能对LEPTIN抵抗的产生有重要影响。运动对下丘脑内OBRBMRNA的影响研究较少,高脂饮食结合运动对下丘脑内SOCS3MRNA影响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主要观察经过12周高脂饮食和游泳训练,下丘脑内OBRBMRNA、SOCS3MRNA表达、及血清LEPTIN含量的变化,探讨游泳训练对不同饮食状态下中枢LEPTIN抵抗产生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LEPTIN抵抗产生的可能机制,为全面认识肥胖产生的原因和运动防肥减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普通饮食对照组CC组、高脂饮食组CH组、高脂饮食运动组HE组。CC组大鼠采用普通饲料喂养,CH组和HE组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HE组进行12周的游泳运动。每周测量大鼠体重及摄食量,实验结束时测量大鼠附睾及肾周脂肪垫重量。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试,血总胆固醇采用CODPAD法,血甘油三酯采用GPOPAD法,血胰岛素采用竞争型放射免疫法。用ELISA法测试大鼠血清LEPTIN含量。大鼠下丘脑内OBRBMRNA、SOCS3MRNA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测试。实验结果①经过12周高脂饮食,CH组大鼠体重高于CC组64133±6503VS58109±6729,P结论①高脂饮食诱导大鼠体重快速增长,内脏脂肪积累,血清LEPTIN含量升高。12周游泳训练,可能通过改善大鼠脂体比的方式下调血清LEPTIN含量,保持体重正常增长。②高脂饮食下调下丘脑OBRBMRNA表达,12周游泳训练上调下丘脑内OBRB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运动改善LEPTIN抵抗以及肥胖的重要机制。③高脂膳食上调下丘脑SOCS3MRNA的表达,可能是LEPTIN抵抗产生的机制之一。
下载积分: 5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0
页数: 54
大小: 1.76(MB)
-
简介:近年来,随着藏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培养大量适应信息时代的藏医药专业人才,但目前藏医药教育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面临着教育资源缺乏、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藏医药专业课程整合,是实现藏医药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本论文在大量的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藏医药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设藏药学主题学习网站的构想;在实践的基础上,参照现有的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成功案例,提出建设藏药学主题学习网站的构想和具体方法。即从教学设计、网站建设、资源建设以及应用等几个方面对藏药学主题学习网站的构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在如何利用藏药学主题学习网站促进教学方面,本文探讨了几种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应用,介绍了基于主题学习网站的合作学习案例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分析了藏药学主题学习网站存在的问题及提出了主要的改进方向。
下载积分: 5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0
页数: 76
大小: 2.51(MB)
-
下载积分: 5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0
页数: 45
大小: 1.19(MB)
-
简介:21世纪是“网络经济”时代,伴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像一张不断生长和扩展的网,伸向世界的每个角落,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而高校对网络的需求度及依赖度又很高,因此受到网络的影响也就很大。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医学生岗前培训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所以立足于网络的特点,构建针对性强、实用性高、具有高扩展性的网络培训平台才是医学生岗前培训的最佳手段。本文依据医学生目前网络教学建设情况和医学生岗前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以培训教学信息资源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培训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过程,对促进医学生岗前培训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具有实践意义,同时提升了岗前培训的质量和内涵,开创岗前培训网络教学新模式。本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基于网络的医学生岗前培训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建立适应本校医学生培训和实习特点的网络平台。研究过程中,笔者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应用网络资源与网络信息技术,努力构建具有前瞻性的网络培训平台。本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接着回顾了医学生岗前培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现在经常使用的WEB数据库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以及本网络平台开发时所选用的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本网络平台的功能、结构和运行环境;最后具体讲解了本网络平台中的基本平台和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积分: 5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0
页数: 55
大小: 3.95(MB)
-
简介:目的探讨有氧运动以及红车轴草、芒柄花素磺酸钠在脂质肾损害中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大鼠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动物管理中心提供70只,体重220±20G。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安静对照组A组;高脂对照组B组;高脂有氧运动组C组;高脂芒柄花素磺酸钠磺组D组;高脂芒柄花素磺酸钠有氧运动组E组;高脂红车轴草组F组;高脂红车轴草有氧运动组G组。安静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自由饮水;剩余6组用含2%胆固醇、10%猪油和05%胆酸钠的高脂饲料饲喂大鼠,建立高脂模型。高脂模型在高脂饲料饲喂四周后建立,从第5周开始,有氧运动组以及药物有氧运动组的运动负荷为每周训练5D,递增速度为3MMIN,时间5MIN,运动至速度为20MMIN,时间为60MIN,保持其运动量,训练过程持续4周;在高脂饲料基础上,芒柄花素磺酸钠、芒柄花素磺酸钠有氧运动组大鼠灌喂135MGD只,红车轴草、红车轴草有氧运动组大鼠灌喂400MGD只,安静对照组代之以每日一次灌注等量生理盐水2ML。观察有氧运动、药物以及有氧运动药物对大鼠血脂、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增生、肾小管间质细胞浸润、肾组织胶原等的影响;对肾组织细胞因子TGFB、VEGF、CTGF、ICAM1、VCAM1、MCP1、OPN、NFΚB、细胞骨架蛋白DESMIN、VIMENTIN、ASMA和细胞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所有数据运用SPSS130FWINDOWS软件包进行处理。统计学方法包括ONEWAYANOVA法,两两比较采用INDEPENDENTSAMPLESTTEST法。实验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X±SD表示。显著性差异选择P005。芒柄花素磺酸钠组与高脂对照组比较,肾组织形态学变化较高脂组显著减轻。肾组织内有部分肾小球肥大,局部有少量空泡形成,球内系膜细胞轻中度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有部分空泡样变性,有少量单核细胞浸润。MASSON染色和VG染色显示肾间质和。肾小球基质中有少量红染和蓝染的胶原纤维。芒柄花素磺酸钠干预对高脂膳食大鼠肾组织TGFB、VEGF、VCAM1、MCP1、OPN、ICAM1、DESMIN、ASMA和BAX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高脂对照组比较明显著性降低P005。芒柄花素磺酸钠有氧运动组与高脂对照组比较,肾组织形态学变化较高脂组显著减轻。肾组织内偶见肾小球肥大,球内系膜细胞轻度增多;肾小管间质有少量单核细胞浸润。MASSON染色和VG染色显示肾间质中有极少量红染和蓝染的胶原纤维。灌喂芒柄花素磺酸钠有氧运动对高脂膳食大鼠肾组织TGFB、VEGF、ICAM1、CTGF、VCAM1、MCP1、OPN、DESMIN、VIMENTIN、ASMA和BAX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高脂对照组比较显著性降低P005。红车轴草组与高脂对照组比较,肾组织形态学变化较高脂组显著减轻。肾组织内有部分肾小球肥大,局部有少量空泡形成,球内系膜细胞轻中度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有部分空泡样变性,有少量单核细胞浸润。MASSON染色和’VG染色显示肾间质和肾小球基质中有少量红染和蓝染的胶原纤维。红车轴草干预对高脂膳食大鼠肾组织TGFB、VEGF、VCAM1、MCP1、OPN、CTGF、NFΚB、ICAM1、DESMIN、ASMA和BAX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高脂对照组比较显著性降低P005。红车轴草有氧运动组与高脂对照组比较,肾组织形态学变化较高脂组显著减轻。肾组织内偶见肾小球肥大,球内系膜细胞轻度增多;肾小管问质有少量单核细胞浸润。MASSON染色和VG染色显示肾问质中有极少量红染和蓝染的胶原纤维。灌喂红车轴草有氧运动对高脂膳食大鼠肾组织TGFB、VEGF、ICAM1、CTGF、VCAM1、MCP1、OPN、DESMIN、VIMCNTIN、NFΚB、ASMA和BAX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高脂对照组比较显著性降低P001,尤其对ICAM1、OPN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灌喂红车轴草与灌喂芒柄花素磺酸钠相比较,对脂质沉积造成的肾组织形态学变化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在对脂质沉积造成肾组织细胞因子释放方面存在着差异红车轴草干预组在抑制肾组织细胞因子VEGF、TGFB、CTGF、NFΚB和ASMA的表达上,效果显著性优于芒柄花素磺酸钠组P001;两组对ICAM、VCAM、MCP1、OPN、DESMIN和VIMENTIN的表达抑制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芒柄花素磺酸钠组大鼠肾组织BAX的表达以及BAXBCL2的比值显著性低于红车轴草组P001,P005。结论1有氧运动对高脂膳食造成的肾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够减轻高脂血症造成的大鼠肾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并抑制促肾组织纤维化细胞因子的释放。2芒柄花素磺酸钠、红车轴草同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对降血脂均有一定的作用,能够减轻高脂血症造成的大鼠肾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并能抑制肾组织损伤过程中一些炎症因子、细胞生长因子的释放。其中,在抑制肾组织细胞因子VEGF、TGFB、CTGF、NFΚB和ASMA的表达上,红车轴草干预组效果显著性优于芒柄花素磺酸钠组P001;而芒柄花素磺酸钠组大鼠抑制肾组织细胞凋亡效果优于红车轴草组;两组对肾组织ICAM、VCAM、MCP1、OPN、DESMIN和VIMENTIN的表达抑制上没有显著性差异。3芒柄花素磺酸钠有氧运动、红车轴草有氧运动组对保护高脂血症造成的肾损伤效果最为显著。从。肾组织形态学观察以及抑制促肾组织纤维化因子的释放,效果优于单纯有氧运动及单纯药物组。提示两类异黄酮类化合物以及有氧运动干预对大鼠脂质性肾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因为异黄酮类化合物以及有氧运动能够降血脂,并通过减少脂质沉浸和过氧化反应以及炎症细胞浸润等,从而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增殖和肾小管细胞的表型转化。
下载积分: 5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69
大小: 5.48(MB)
-
下载积分: 5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19
页数: 46
大小: 2.15(MB)
-
简介:研究通过对33名5660岁女性进行为期8周的分组锻炼,观察不同运动强度对5660岁女性各项身体机能指标的影响。锻炼方式选择每周3次、每次达到靶心率30分钟的健走运动,分别以FC的3045%、4660%、6175%作为三组受试者的运动强度。选取身体形态及体成份、心肺功能、血脂等指标进行锻炼前后对照。研究结果显示,5660岁女性进行小强度(3045%FC)健走锻炼可以有效改善体成份,降低体脂含量及体脂百分比,显著降低血脂,同时降低安静时收缩压及提高肺活量。进行中等强度(4660%FC)健走锻炼,可以改善心脏功能,表现为EDD、EDV加大,射血分数、每搏量增加,安静时心率减慢,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安静时收缩压和肺活量改善,还可使FC得到提高。进行高强度(6175%FC)健走锻炼,可以更为显著地促进心脏功能,提高肺活量,并能加快反应时及改善脂代谢,但对FC、血压及身体形态指标无明显作用。不同锻炼强度对提高身体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无明显影响。本研究观察到不同运动强度对各系统机能的影响不同,对于不同健身目的的适宜强度也应有所差异。
下载积分: 5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51
大小: 0.27(MB)
-
简介: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加严重、突出,而初中阶段,更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时期。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以泉州市初中生和他们的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调查泉州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泉州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有448%,中度心理问题的有54%;男女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抑郁这一因子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总分和某些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性别、年级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某些因子有显著差异。3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各因子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以及各因子有不同程度的相关。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泉州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下载积分: 5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19
页数: 45
大小: 1.47(MB)
-
简介:河南省普通大学女生约占河南省大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大学女生参与体育的特征对河南省女性阶层的体育健康观有深远的影响。个人后天的体育锻炼行为是改善和提高体质状况的关键因素。而大学阶段的体育行为将会影响她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同时,对“终身体育观”的树立和落实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大学女生的体育现状进行调查。本文以河南省的30所普通高校为调研对象,以河南省普通高校女生的体育现状为研究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其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当前的现实情况,总结经验和发现存在的不足,为河南省普通高校女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改进教学,培养终生体育意识,改善办学质量,推动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我们通过对参考文献的整理和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增进健康,“健康第一”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2、高校女生对体育持无所谓的态度,高校女生对体育课兴趣淡薄,其原因是女大学生自认为体育理论比较匮乏,不能科学锻炼;当前体育课的内容刻板、单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缺乏创新;被动的灌输式学习使得体育课去生活化;运动技能差,害怕失败;怕晒黑、怕脏怕累;女教师偏少使得害羞的女生不愿参与;部分体育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不高,不能吸引学生;大型体育基础设施缺乏;整个社会环境还没有形成重视学校体育的氛围。3、大学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项目有健美操、跑步、羽毛球;女生参加活动的场所主要在操场,其次是室外空地和女生宿舍;高校女生参与体育运动最主要的途径是上体育课,其次是课余体育锻炼;高校女大学生直接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一个是早上600800点,一个是下午17001900点,每次锻炼时间在3060MIN,锻炼的时间比较合理,每次锻炼强度适宜;但每周锻炼次数较少。4、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的设想1在“健康第一”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同时,河南省普通高校应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教会学生一到两项运动技能,使其树立“终生体育的意识”,响应国家“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国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2河南省普通高校应适当增加普系女生体育理论的授课时间;开设一些适合普系女生的趣味性较强的运动项目;重视教法的创新,使体育课生活化,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对女生心理的疏导和生理的指导,克服生理和心理障碍;适当增加女教师数量;积极搭建平台,让教师走出去或者专家请进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学校应多方筹措资金,重视大型体育基础设施建设。3河南省普通高校女生锻炼强度应适当加大,每周锻炼次数在34次为宜。
下载积分: 5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19
页数: 51
大小: 1.4(MB)
-
简介:本实验旨在探索上、下坡跑运动对去卵巢小鼠骨代谢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这两种运动方式对骨健康的作用。通过对小鼠进行去卵巢手术来模拟绝经女性的骨质状况,分析上、下坡跑运动对去卵巢小鼠的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以及成骨细胞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探究其原因,间接为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目的1建立理想的上、下坡跑运动模型,为运动与骨健康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2通过去卵巢小鼠模型来模拟绝经后骨质疏松,以研究运动对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的影响。3对比研究上、下坡跑运动对去卵巢小鼠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以及成骨细胞相关因子BMP2、RUNX2、OSX、OC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8周龄C57BL6雌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SHAM组、OVX组、OVXUP组和OVXDOWN组,每组8只。SHAM组进行假手术处理,其他三组均进行去卵巢手术。训练8周后,进行宰杀并且测试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以及成骨细胞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1与OVX组相比,OVXUP组和OVXDOWN组的胫骨和股骨干骺端骨密度均显著性增高;并且OVXDOWN组的骨密度比OVXUP组也显著性增高。2在血液生化指标中,各组小鼠血液中的磷没有显著性变化;OVXDOWN组的血钙和ALP与OVXUP组和OVX组均显著性增高。3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因子中,OCN的MRNA没有显著性变化;OVXDOWN组的BMP2、RUNX2、OSXMRNA含量比OVX组显著性增高,OVXUP组的RUNX2、OSXMRNA含量比OVX组显著性增高,且OVXDOWN组比OVXUP组的BMP2MRNA含量显著性增加。结论1上、下坡跑运动对去卵巢小鼠胫骨和股骨骨密度有明显影响,且下坡跑效果明显好于上坡跑。2上、下坡跑可以明显影响血钙、ALP,下坡跑优于上坡跑;但两种运动方式对血磷的影响不明显。3下坡跑比上坡跑可以明显增加BMP2MRNA的表达;上、下坡跑对RUNX2、OSXMRNA表达量的影响明显,且下坡跑要优于上坡跑;两种运动方式对OCN的影响效果不明显。4下坡跑和上坡跑均有利于骨健康,下坡跑更优于上坡跑。
下载积分: 5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19
页数: 86
大小: 2.39(MB)
-
下载积分: 5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76
大小: 3.04(MB)
-
简介:本实验试图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机制出发,用已有的受体工具药,揭示LIG在心肌上的作用靶点及其作用机制。实验中采用生物多导记录仪,测定了与CA2密切相关的大鼠离体乳头肌收缩力FC和收缩速度Ⅴ的变化;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动态扫描了细胞内荧光强度变化,以平均荧光强度变化表示细胞游离钙浓度CA2I的相对水平。结果表明,LIG可能通过抑制L型钙通道、Α1受体和Β1受体等途径减少CA2I,从而引起FC和V降低。而L型钙通道、Α1受体和Β1受体等本身兴奋后,均可不同程度引起外钙内流及内钙释放。心肌中,少量外钙内流又是肌浆网钙释放的动力。
下载积分: 5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1
页数: 56
大小: 2.08(MB)
-
简介:研究目的本文主要通过体质测试从莱芜市钢铁工人与全国成年人体质比较分析和莱芜市钢铁工人男、女之间的比较分析,来研究莱芜市钢铁工人的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进而了解莱芜市钢铁工人的体质现状。同时让工人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进而给相关群众体育的部门制定提高人民群众体质的措施提供现实依据。研究方法本文主要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体质测试法,通过对莱芜市691名钢铁工人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测试,并加以分析。研究结果1莱芜市钢铁工人与全国成年人体质相比较身体形态上男性的身高、体重分别高于、重于全国成年人的身高、体女性的身高、体重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身体机能上莱芜市钢铁男性工人的肺活量要好于全国成年人的肺活量,女性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在台阶指数上全国成年的男性2544岁差于莱芜市钢铁工人的台阶指数。身体素质的握力上莱芜市钢铁工人男性、女性均好于全国成年人的握力。在反应时上莱芜市钢铁工人的要好于全国成年的平均水平,在坐立体前屈和闭眼单脚站立上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别。这说明经长时间的体力劳动莱芜市钢铁工人的上肢力量和反映的速度要好于全国成年的平均水平。2组间男、女性别比较来看身体形态上男性的身高、体重均分别明显高于、终于女性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上男性的肺活量明显好于女性的肺活量身体素质上男性在握力明显好于女性的握力。这说明男性在身高体重,呼吸肌能力、上肢力量上均明显好于女性的。坐立体前屈女性要明显好于男性,这说明女性的柔韧性要好于男性。在闭眼单脚站立和台阶指数上男女无明显差异,这说明在平衡性和心血管能力上男女无明显差异。结论11、身体形态上,莱芜市钢铁工人男性、女性的身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男性的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而女性钢铁工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体重增长趋势。身体形态上男性的身高、体重分别高于、重于全国成年人的身高、体女性的身高、体重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这说明经长时间的体力劳动莱芜市钢铁工人的上肢力量和反映的速度要好于全国成年的平均水平。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一定强度的肌肉力量锻炼,将有助于延缓身体形态的衰退。12、身体机能上,莱芜市钢铁工人男性、女性的肺活量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男性的肺活量要明显好于女性,差异性非常显著。身体机能上莱芜市钢铁男性工人的肺活量要好于全国成年人的肺活量,女性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这符合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功能会随之弱的自然规律。台阶指数上,莱芜市钢铁工人男性、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台阶指数有上升的趋势,在台阶指数上全国成年的男性2544岁差于莱芜市钢铁工人的台阶指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13、莱芜市钢铁工人男女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各指标的变化具有规律性,但随年龄变化的幅度不同,各体之间差异很大。男性握力、单脚站立优于女性,女性柔韧性则优于男性,而身体平衡能力和灵敏度接近良好。身体素质的握力上莱芜市钢铁工人男性、女性均好于全国成年人的握力。在反应时上莱芜市钢铁工人的要好于全国成年的平均水平,在坐立体前屈和闭眼单脚站立上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别。
下载积分: 5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19
页数: 43
大小: 1.48(MB)
-
下载积分: 5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0
页数: 51
大小: 2.02(MB)
-
简介:本研究按照2005年北京市国民体质监测抽样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市城7区26个监测点抽取2374名成年人(男1098人,女1272人)作为调查样本,从中筛选出1062名超重肥胖者作为实验组,1220名体重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访谈和调查、问卷调查、体质测量等方法,提出并定义肥胖相关行为的概念,对相关因素背景下的人群超重肥胖状况和超重与肥胖人群的肥胖相关行为因素进行调查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社会人口学因素和肥胖家族史等对超重肥胖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作用尤为重要,其对超重肥胖状况的影响以肥胖相关行为因素为中介变量。男子、40岁后、高中以下学历、中间以下收入水平人群,肥胖相关行为因素的危险性较高,具有较高的超重肥胖的风险。2、肥胖相关行为因素分为遏制肥胖行为因素和促进肥胖行为因素。遏制肥胖行为因素包括合理饮食结构、良好饮食习惯、无或少高危饮食喜好、有指导下的经常锻炼、适当的控制体重行为、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不吸烟、少饮酒等;促进肥胖行为因素包括不合理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高危饮食喜好、食欲好、无锻炼或锻炼水平低、私家车为主的交通方式、睡眠质量好、每天看电视2小时及以上、中重度吸烟、常饮酒等。肥胖相关行为因素间呈中低度相关关系。3、超重肥胖人群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较体重正常人群差,对高危食品喜好和食欲则相反。饮食喜好和饮食习惯对肥胖状况的影响作用可能大于饮食结构。4、促进健康、减肥和健美是超重肥胖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他们多选择在免费场所,采用锻炼强度较低的项目进行锻炼,锻炼中缺乏指导。这一人群具有较高的体育锻炼参与率和锻炼水平,但是锻炼的减肥效益不理想。5、大部分超重肥胖者具有较适当的控制体重行为,体育锻炼和控制饮食是采用人次最多的控制体重措施,控制体重措施的不同组合与控制体重效果自评存在关联。控制体重行为各因素间相互影响,且存在性别差异。6、超重肥胖人群在交通方式、睡眠质量、坐姿活动时间、每天看电视累计时间等日常和闲暇生活行为因素和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上具有较高的危险性。7、依据肥胖相关行为因素划分的8种行为类型中,健康促进型人群超重肥胖风险最低,积极锻炼、吸烟、危害健康和享乐型等人群超重肥胖风险较高,行为类型存在性别差异。8、建立了成年人肥胖相关行为因素危险性综合评价标准。回代检验结果表明,本评价标准能较好反映不同BMI等级人群间行为因素的差异。肥胖相关行为因素危险性的增高是超重肥胖形成的重要原因。
下载积分: 5 赏金
上传时间:2023-03-20
页数: 123
大小: 0.82(MB)